林母一大早就在林家大院外的村道上候著了,雖然平時她總罵秋竹吃得多,要把林家吃垮了,可憑良心說,秋竹是她四個兒女中最勤快的一個。
秋竹爹是個爛泥不上墻的男人,平時除了吃喝睡嫖賭,啥活兒都不干,四個兒女中,老二秋菊隨了她爹,一樣好吃懶惰,老三秋梅倒也勤快,可這勤快,在秋竹家里地里啥活兒都能做的面前,顯得弱了許多。
尤其老四秋柱被他爹打跑之后,家里的重擔都落在她和秋竹的身上,秋竹乍然被嫁了出去,林母心里的悵然若失可想而知。
一會兒擔憂秋竹在婆家過得不好,一會兒又覺得底下兩個女兒比起秋竹干活是真不行,從前秋竹在家里的時候,她老覺得秋竹嫁不出去丟她臉,現在人才離開兩三天,林母是日日夜夜記掛著她,瞧見秋竹和女婿坐著騾子車進村來了,也顧不上端岳母的架子,大步迎了過去喊:“秋竹,女婿,你們可算來了。”
秋竹是頭一次離家這么多天,瞧著林母熱情洋溢的笑臉,頭發卻明顯了花白許多,知道自己離家以后,母親一人操持家里受苦了,淚意頓時上涌,下車就撲倒林母的懷里,哭著喊:“娘,我回來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林母看她眼中淚意點點,也忍不住紅了眼眶,想說什么,又顧及著村道上早已擠滿看熱鬧的村民,伸手拍了拍秋竹的手,示意她有什么話進屋再說,轉頭瞧著肖行風背著一個沉重的背簍從騾車下來,忙過去幫忙:“女婿,你們回門就成了,怎么買這么多東西,多費錢啊。”
背簍最上面放著的半扇豬肉實在太過扎眼,這么些年來,村里多少長舌婦笑她家秋竹是飯桶、老女嫁不出去,她心里憋著一口氣,瞧著女婿竟然這么大方的背了半扇豬肉來,心里又激動,又得意,當著那些看好戲的村民面兒,故意說了剛才那番話。
當初肖家下聘禮的時候,那豐厚的聘禮就讓村里不少婦人眼紅,如今看到那半扇豬肉顫巍巍地放在背簍上,就有婦人酸溜溜的開口:“喲,秋竹家的倒舍得給你們家撐面子,買了這半扇豬肉,接下來一年,得一直躲在家里啃咸菜吧。”
人群里有那同樣不懷好意的婦人聽見,發出一陣哄笑聲。
鄉下村婦頭發多見識少,每日忙活完地里的活兒,閑來沒事做,就喜歡湊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八卦湊熱鬧,時不時起個攀比之心,我家兒子出息了,我家女兒嫁好人家了,我家女婿又給我買了啥啥好東西......
村里有不少好強,卻又家窮的人家,為了給自己長面子,把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物件拿給媳婦女兒撐場面的不在少數。
所謂要面子一時爽,回家后悔斷腸,撐住了面子,家里窮得叮當響,在沒有銀錢的日子里,不啃咸菜,啃什么。
林母認出說話的婦人是同樣嫁女嫁到胡家村的李碧蓮母親田氏,想當初李碧蓮嫁給胡家村的胡屠戶之時,胡屠戶只拎了兩斤肉,一壇子燒刀子酒回門,就這大家還夸她家碧蓮嫁得好,因為村里人嫁女回門的,多數是拿十幾個雞蛋或者幾斤糧食回門,算是頂天了,別的東西,婆家可不會多給。
林母從前就和李田氏不對付,只因這田氏沒少在她面前陰陽怪氣地刮刺她家秋竹嫁不出去,如今秋竹同樣嫁去了胡家村,嫁得還是跟她女婿合伙的肖行風,回門送得禮卻是胡屠戶的數十倍,田氏如何能服氣,不說兩句酸話,都不像她這個人!
“吃不到葡萄,就說人家的葡萄酸,你以為誰家閨女都像你家碧蓮那樣不要臉,死活往人家男人身上倒貼,嫁了六七年了,你家女婿上門給的東西,有我女婿回門一次的多?”
林母瞧著背簍底下似乎還有別的東西,嘲諷完田氏,故意扯著嗓門朝林家喊:“老頭子、秋菊、秋梅,你們仨干啥呢?還不出來幫忙拎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