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母的娘家,秋竹倒有耳聞。
據說肖母的娘家——鄭家祖上也是鄉農出身,后來鄭祖父和兩個兄弟合伙去了州府做生意,賺了一筆錢回來,在鎮上開了家糧油鋪子,生意一直不錯,漸漸積攢了些家蓄,在鎮上買了個三進大宅院,買了幾個奴仆伺候自個兒一家子,就在鎮上立了下來。
只可惜男人一有錢就變心,鄭祖父在世的時候納了幾房小妾,寵妻滅妾鬧得家宅不安,他的兩個兒子也有樣學樣,美貌小妾是娶了一房又一房。
肖母的母親年紀輕輕就被小妾氣死,沒了母親的庇佑,盡管是家里的嫡女,肖母在肖家的日子并不好過,后來出嫁了,肖家又出了那樣的事,鄭家怕牽累自己,引來馬匪殺身之禍,對肖母母子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么多年來,肖母幾乎和娘家斷絕了聯系。
如今為了番椒種子,肖母竟然要肖行風去鄭家,秋竹說不清楚心里是個什么滋味,有點卻是知道的,婆婆是疼她,才會由此一說,不然以婆婆那多年沒聯系娘家,自己兒子娶媳婦都沒通知娘家人的性子,只怕她是不會讓肖行風踏進鄭家的。
腌制完臘肉,秋竹又抓了些小米,喂養前兩日在村里買得三十只小雞小鴨小鵝。
之前她是打算買種蛋,再借村里人的老母雞抱窩的,后來一想,種蛋賣一文錢一個,運氣好點的可能全部抱出來,運氣差點的,二十個種蛋可能就只抱出一兩個出來,而且不一定成活。
雖說孵化出來的雞鴨鵝崽,賣得貴一點,一只要賣四文錢,可她挑選的都是拳頭大小,已經孵化七八天,看起來精神十足的雞鴨鵝崽,只要每天喂飽喝足,雞圈清掃干凈,成活的幾率就很高。
原本她是只想養雞崽的,畢竟從小受了她娘的影響,認為雞吃糧食吃得少,可以自己在外面找蟲子吃,填飽肚子,生的雞蛋又能賣錢,鴨子和鵝吃糧食吃得多,還會拿嘴在泥巴院子到處戳洞,讓院子看起來臟臟爛爛的,鴨蛋和鵝蛋沒什么人買,鴨肉還有股子鴨騷味,做起來沒雞肉好吃。
轉念一想,夫君拿了一百兩銀票讓她當家,婆婆也給了五兩銀子讓她用,家里不愁吃喝,不需要賣雞蛋,她要扣扣梭梭地只養雞崽,萬一婆婆想換個口味,夫君想補補身子,又得花錢到別人家去買。
想了想,最終雞鴨鵝崽每樣買了十只,小的時候就在院子里養,大一點,雞崽放院外,鴨鵝崽放村里的溪水河道去,也能省去不少功夫。
雞鴨崽也是餓極了,都低著頭一陣猛吃,吃完在院子里亂跑或在樹下劃泥巴,唧唧咻咻叫個不停,倒讓以往冷清的院子熱鬧了不少。
肖母眼睛看不見,不知道院里是個什么樣的光景,不過秋竹把她攙扶到了堂屋門口的屋檐下坐著曬太陽,她感受到了春日陽光曬在身上的溫暖溫度,聽到院子里的小雞鴨們湫湫叫聲,也聽見秋竹忙里忙外的打掃聲音,心里竟然泛起了陣陣溫暖感覺,總算明白風兒為何娶這女子進門。
秋竹不驕不躁,心地善良,吃苦耐勞,不貪圖他們肖家母子任何事物,也不嫌棄她這個眼睛不便的婆婆,盡心盡力的伺候她,跟秋竹相處,不會心累,不擔憂被她算計,這樣的兒媳婦,挺好。
秋竹把家里都打掃干凈了以后,找出一家子換下的臟衣服,放進一個木盆子里,再拿上兩個皂角,一根洗衣棒,走到堂屋門口問:“娘,我要去河邊洗衣裳,您要不要跟我一道去走動走動?”
她聽肖行風說,肖母自從眼睛瞎了以后,為了不給他添麻煩,回到胡家村以后就很少外出,身子日漸羸弱,受點風寒就得病上十天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