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被泥石流埋在下面卻完好無損的奔馬轎車,那些媒體的記者們都震驚不已,奔馬轎車的質量也太高了吧?駕駛員哪去了?
其實,這輛轎車就是沈逸因為躲避泥石流而丟棄的,所以很快就找到了失主。
很多騰逸集團麾下的御用媒體,開始利用這個小插曲,大肆渲染奔馬轎車的高質量和高性能,甚至能抗泥石流。
還有些跟風轉載的媒體,更加夸大其詞,說駕駛員在奔馬轎車內被困三天三夜,最后成功獲救,這款轎車簡直成了他的避難所。
短短的幾天里,騰逸奔馬轎車的知名度大幅度提高,銷量也暴漲起來。
沈逸只能感嘆,這才叫“無心插柳柳成蔭”,不過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媒體能量的強大,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消息,只要炒作得當,都能變成大把的人民幣。
沈逸在許家住了三天之后,帶著許雅蕓離開龍源鎮,二人都說好了要去酒泉觀看衛星發射。
距離藍天一號衛星發射還有五天時間,這幾天過得很平靜。
四月十四日上午,沈逸帶著受邀觀看火箭發射的嘉賓們來到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負責執行本次私人衛星發射任務的總指揮段仁慶親自帶人前來迎接。
剛到門口,沈逸就看到一些聞訊趕來的媒體記者們,拿著照相機和攝像機,站在門口排隊等著進入發射中心采訪。
他連忙向段仁慶說道:“段主任,這次衛星發射,我是想低調處理,那些記者不允許拍攝發射現場的畫面,更不準讓他們拍攝到我的藍天一號衛星,你能保證嗎?”
“當然可以,上級領導有過這方面的指示,只允許記者們發文字報道。影視和圖片都是禁止的。”段仁慶說道。
“那就好,希望你們把好關呀。”沈逸說道。
“放心吧,那些記者的攝像機和照相機,在離開衛星發射中心的時候,都要接受檢查,一旦出現違規內容,會全部刪除的。”段仁慶正色說道。
當天晚上,沈逸和嘉賓們入住發射中心的招待賓館內。
這一夜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