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礦產資源包含淺海的砂礦、磷鈣石和海綠石,深海的多金屬結核和多金屬軟泥,還有基巖中的礦脈。
砂礦、磷鈣石、海綠石一般是用于建筑材料或者制作玻璃,對蘇服白用處不大。
基巖中的礦脈,想象中很誘人,它們很可能沒有遭受上古大能們的“虐待”,還完整如初,但是被利用的可能性很小,以他現在的修為還無法開發。
蘇服白真正在意的是深海的多金屬結核和多金屬軟泥。
“來到新的世界,許多規則都發生變化,不知道這里的海洋有沒有多金屬結核和多金屬軟泥。”
多金屬結核的來源有四種一是來自陸地的金屬元素,隨水流進入海洋;二是來自海底火山噴發,將礦物從地底帶入海底;三是來自海洋微生物,死亡后體內的金屬元素在海底沉淀;四是來自宇宙塵埃。
宇宙塵埃可以忽略,他不清楚有沒有,另外三種來源不會因世界的改變而消失。
多金屬軟泥的來源是地底巖漿的間接作用,海水從基巖裂隙深入地底,和巖漿發生作用,溶解其中的金屬元素,并形成高溫高壓的熱液噴涌而出,隨后和海底的冷海水再次作用,沉淀,和海底的淤泥混合形成富含多種金屬的軟泥。
“兩種礦產資源應該都是存在的,開采方面和地球差不多,面臨很大的困難。”
“我不是要真的開采多金屬結核和多金屬軟泥,至少目前不是,只需要少量的礦石就可以。”
“多金屬軟泥是膠狀物,在海底比較穩固,脫離后很容易被海水沖散,而且也不方便運輸。”
他的運輸工具只有天地二魂附身的生物。
“多金屬結核形態穩固,小的只有幾微米,大的直徑超過二十厘米,絕大部分直徑都在五厘米到十厘米之間,便于運輸。”
找條稍微大點的魚,可以含在嘴里,或者類似“六爪”的海洋生物,直接用觸手卷住,一次性可運輸多個多金屬結核。
多金屬軟泥只分布在地殼裂隙附近,是一種膠狀的海底“礦脈”。
找到“礦脈”意味著找到大量的多金屬軟泥,相反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