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黃清和的話,宋成暄心中忽然輕松許多,那種感覺就像是立在船頭,看著倭寇不遠處的大船,心中已經有了攻打倭寇的計策。
看來她找到了蛛絲馬跡,案情應該很快又會有進展。
衙差擺好椅子,宋成暄踱步過去坐下低頭飲茶。
李煦看過去,只見宋成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這屋子里所有的事仿佛都再與他無關,偶爾抬起眼睛時,目光幽深,神色自持,任憑屋子里的人長篇大論說個不停,他好像全都沒有入耳,與方才的積極應對十分不同。
到底因為什么事讓宋成暄有了這樣大的變化。
李煦也拿起茶來喝,然后輕輕地轉著杯子,他懷疑宋成暄已經從方才衙差的稟告中揣摩到了一些消息,知曉此案有了轉機。
直到許昌榮說的口干舌燥,今日的論案仿佛也要結束了。
“大人,有人送了封密信來。”
眾人即將散去,衙差上前恭謹地遞了一封信函。
許昌榮眼睛一亮,他有種預感,張大人讓他等待的就應該是這封信函,只要有了這封信,此案就任由他們左右。
許昌榮將信接在手中,然后迫不及待地看起來,這樣看下去心中越是歡喜,要不是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不能露出破綻,他已經笑出聲來。
果然是張大人,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我就說一定有問題,”許昌榮整個人都變得自信滿滿,他仰起頭,看向眾人道,“此案諸位大人先不要過問了,事關朝中大事,我要先進宮稟告皇上,一切等皇上定奪。”
說完這些,許昌榮一雙眼睛盯在黃清和臉上:“你也不必往下查了,等候旨意吧!”
許昌榮起身要拂袖而去。
御史心中一沉,立即上前阻攔:“皇上命三法司會審,許大人有什么話不能與我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