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親生女兒,安義侯夫人不消片刻就穩住了心神,只要自家女兒不吃虧,其余的都不重要。
安義侯夫人板起臉,有了幾分母親的威嚴:“急急忙忙跑回來,話也沒聽清楚就開口,我還沒說呢,還不快給夫人賠不是。”
徐清歡上前倒茶給廣平侯夫人:“我年紀尚小,還不急談婚事,多謝夫人一片美意。”
廣平侯夫人半晌才道:“這……不問問侯爺嗎?兩家結親是早就定下來的,再說,大小姐年紀小些怕什么,我過門時也不過才十四歲。”
“夫人為何會在那樣的年紀嫁給侯爺呢?”
廣平侯夫人再一次看向徐大小姐,徐大小姐臉上帶著幾分笑容,好像只是單純的好奇。
徐清歡道:“我聽說西北也是苦寒之地,夫人年紀輕輕還要撫育侯府幾個孩子當真不容易。”
廣平侯夫人崔氏是繼室,她被抬進侯府時,廣平侯就已經有了長子、次子、長女三個孩子。
那時候邊疆不穩,廣平侯一心撲在戰事上,成親也是一切從簡,拜過堂之后,廣平侯就將崔氏丟在家中,帶著人守關去了。
她跟著李煦初到北疆時,聽說過崔氏的事,崔氏剛剛嫁入廣平侯府時不被太夫人喜歡,就是廣平侯的兩個兒子見到她除了行禮之外,也不肯多說一個字,加上廣平侯對崔氏不聞不問,家中上下竟沒有一個人將她當做夫人看待。
換做尋常女子大約早就受不住。
大約是崔氏娘家人都已經不在人世,崔氏實在無所依靠,就這樣硬生生地挺了過來。
后來廣平侯世子爺生了場大病,崔氏不怕染疾,親力親為地照顧世子爺,終于得了太夫人歡心。
太夫人越發喜歡這個兒媳,不惜裝病將廣平侯騙回家中,好教這對佳兒佳婦有機會相處,崔氏也是爭氣,很快懷了廣平侯的骨血,雖然不幸小產,卻換來廣平侯更多憐愛。
李煦母親聽了十分感嘆,崔氏家中遭難,盡數被藩人所殺只剩下她一人被廣平侯救下,說崔氏是廣平侯“撿”回來的也不為過,廣平侯能這樣寵愛崔氏,自然不是因為崔家多顯赫,崔氏手中有多少嫁妝,而是崔氏一心一意為夫君著想。
前世徐清歡聽到耳朵里一笑而過,她的身份和嫁妝在李家眼中始終是一根刺,用得著時可以助他們一臂之力,用不著時就讓他們如鯁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