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黑得晚,白家又在山腳下,上山說話隱蔽又方便。
林永成有心挑事,肯定要選個隱蔽的地方,更何況,是林永業主動找上門的,只要他倆不說出去,誰知道他們說了什么!
林永業點點頭,“那就山上說吧。”
兄弟二人一前一后向后山走著。
走在路上,林永業還在感慨,“老三,其實哥哥一直挺佩服你的,生在一個爛透了的窩里,還能憑自己的本事爬出去。我就不行了,我這輩子大概只能跟他們耗著了。”
他說的都是真心話,林永成過得好,他很服氣。
林永成從無到有,是憑自己的本事的活得漂亮。
不像林永家,他享受了全家的資源,還活不出個人樣來。
“二哥別這樣說自己。”林永成說:“只要你有心,什么時候跳出去都不晚。林永家是個廢物,除了靠爹娘,一點屁用都有。你沒有走出去過,但也沒有事事依靠別人。”
“我不行。”林永業搖頭苦笑,“我離開那個家,我連孩子讀書都供不起。我也走不出去……”
想到林永業家的幾個孩子,林永成又沉默了。
幾個年紀大點的侄子侄女,在他看來,都算扶不起來那種,二房的兩個雙胞胎兒子林大江和林大河,耳濡目染之下跟林永業一個樣,處處想著跟大房的長子林大海去比較。
其實沒什么好比的,他們二人已經十歲了,林大海才七歲,光是三歲的年齡差,就沒什么值得比較的。真正的聰明人應該抓住讀書的機會,憑本事走出去,而不是盯著別人。
當然了,林大海也不是個好的。
倆人走到茶樹下停了下來。
林永成還是提點了一句:“二哥難道沒發現,兩個大侄子走上了二哥的老路。二哥對自己的幾個孩子不偏心,但兩個老人偏心大房的孫子,對他們的影響也是一樣的。如果能分個家,二哥一家未必過不好,每年養頭豬,幾個孩子的學費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