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順聽夏菊花提起漏粉來,眼睛也放光了:“要是那幾個生產隊……”
夏菊花頭搖得波浪鼓一樣:“大隊長,人家夏洼大隊肯替我們生產隊開窯,我都得讓人家記起我給夏家莊看井的情兒,才好意思開口。可是那幾個生產隊……”有啥好處到人家夏洼大隊了,人家還給他們也開一窯?
“而且我想過了,人家給燒窯憑的是技術,我一天就按著人家原來掙的給現錢。”夏菊花索性把話給說破了,別以為自己真的只用過去的事兒拿捏夏洼大隊。
說到這兒夏菊花晚加慶幸,縣主任和齊小叔讓農林局解決了打井材料問題,要不光是買磚,就得花平安莊不少錢,還沒地方買去。
夏洼大隊也是,放著一口窯還有會燒磚的社員,愣是不說開窯燒磚。如果他們燒的話,能換回多少農業物資呀。就算不換物資,掙現錢不是更好嗎?
李長順看著夏菊花變了幾變的臉,提醒她說:“夏洼大隊現在也就你那個沒出五服的三堂叔會燒磚了,舊時候他不給地主當過把頭,開始的時候讓人給斗的不輕,怕是不肯輕易給你們燒磚。”
不用李長順再往下說,夏菊花也知道讓夏洼大隊替平安莊燒磚的難度不小:磚窯可不象家里的柴火灶,那東西得燒煤,還不是燒一星半點兒,開窯就不能停。
從縣城拉回柴油的夏菊花,信心十足的沖李長順點頭:“我覺得等到秋天的時候,他會給我開窯的。”
是我,不是平安莊,夏菊花就有這個信心,因為她給夏家莊指出了七口水井的位置,只要夏家莊今年收成比別的生產隊高,社員們都會知道那收成是誰帶來的。
夏菊花的三堂叔也不例外。
帶著這樣的信心,第二天平安莊的生產就做出了調整:劉大喜帶著十個社員跟薛技術員輪流澆地;陳秋生、劉二壯、劉三壯帶一百五十個人,在林技術員的指導下鋤地;劉志全、劉志雙兄弟兩個則帶三十個壯勞力,從湙河里推回河泥來,打土坯。
婦女們現在除了紅薯拉秧的時候去幫下忙外,剩下的時間都在編藍子:經過試驗,葦皮要浸泡三天才會徹底改變顏色還不脫落,還得晾上一天半才能九成干。全干的葦皮變脆容易折,九成干的編起來又省力又好定型。
編過席的婦女們,學起編藍子來果然很快,如果不是試驗染色浪費了時間,怕是現在供銷社的訂單都能完成了。更讓夏菊花吃驚的還是七奶,她老人家沒跟著大家一起編藍子,而是自己用紅、黃、綠三色,編出了一只大公雞!
黃色的雞頭上頂著鮮艷的紅冠子,下頭用本色葦皮配著紅色,漸漸變成鮮紅的雞身,然后是高高翹起的綠色尾巴,配色十分突兀又分外和諧,一編出來就被婦女們傳了個遍。
正好到了林主任來平安莊看成果的時候,這只大公雞可比已經變了顏色的小藍子讓林主任滿意多了:“夏隊長,我自己就能做主,這樣的公雞你們再編一百只,兩塊五毛錢一只,咋樣?”
夏菊花十分為難的看了一眼七奶,老人家自己編出來的公雞,她不能強迫她教給所有的人。可博覽會的時間早就定下來了,區供銷社要參加省里的選拔也早定好了時間,這么短的時間內,七奶一個人編不出一百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