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管孫桂芝死活的孫氏,等來的是氣急敗壞的劉四壯:“娘,這可咋整,孫桂芝那個敗家娘們又告夏菊花啦,結果人家大領導說要讓我跟她都去縣城紅小隊的學習班!”
“啥,她告夏菊花,咋你也得去學習班呢?”孫氏看著從小心疼到大的小兒子,不解的問。
劉四壯也不知道事情咋變成了這樣,繼續氣急敗壞的說:“我哪兒知道。娘,現在趁著領導還沒走,你快去求求夏菊花,跟她說我不知道孫桂芝干的事兒,讓她跟領導說把我留在平安莊。”
留在平安莊雖然天天得到各家挑糞,全身一天到晚臭哄哄的,可也比進學習班強呀。經歷過公社學習班的劉四壯,想想都覺得縣里的學習班會要了他的命。
孫氏聽了后退一步:“我去求她能管用?她從分家后沒跟我說過一句話。”
“咋能沒說過呢娘,你不是說劉志雙娶完媳婦后,她還來看過你嗎?”劉四壯為親娘的記性著急。
孫氏沒忘記夏菊花來家里看她的事兒,更沒忘記自己當時是怎么對待夏菊花。或許就是那一次讓夏菊花覺得修好無望,才對自己和劉四壯一家子不理睬。
沒錯,在孫氏看來夏菊花對她和劉四壯一家人,就跟平安莊生產隊沒這幾個人是一樣的。正是這種無視,讓孫氏不敢答應劉四壯去向夏菊花求情。
一個人不管是喜歡你還是恨你,總歸會關注你的事兒。可夏菊花對自己的無視,就算孫氏為劉四壯一家子哭瞎了眼睛,會改變嗎?
從骨子里說,孫氏是一個很識時務的人。
以前劉二壯、劉三壯對她有些期待,她敢把他們兩個扒下一層皮來貼補劉四壯。等劉三壯連孫氏都不聞不聞,她就只敢到劉二壯住的東廂房蹭飯,而且從來不提讓劉二壯拿糧食補貼一下劉四壯一房的事兒。
同樣,現在她也不會為了劉四壯,冒進一步得罪夏菊花而且是當著李長順得罪夏菊花的風險——剛才要不是夏菊花主動說她年紀大了,怕是孫氏也得跟著進縣城學習班。要是李長順想替夏菊花出氣,她自己找上門去,正好讓自己跟劉四壯做伴咋辦?
所以孫氏給劉四壯的回應,就是沉默再沉默。
做為孫氏心疼了多年的小兒子,劉四壯比自己的哥哥妹妹更了解孫氏,見她一直不說話,把她的心思摸了個八/九不離十:
“娘,你這是真不打算管我了?你可別忘了,劉二壯和劉三壯當初把你分出來了,你是跟著我過的,只有我才能養你老。”
孫氏心說這些天你們家天天喝麥麩粥,最多加上點兒紅薯葉子,要不是自己天天厚著臉皮到劉二壯家蹭吃,早餓死了,你養我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