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小兒子日子好壞,孫氏的火氣終于壓不住了:“咱們還沒分家呢,你們就這么見不得老四好,老四吃你們喝你們了嗎?”

    對付不講理的人,除了比他更不講理,另一個辦法就是由著他不講理,自己保持沉默。李大丫給孫氏當了這么些年的兒媳婦,尤其是夏菊花分家出去后,她成了實際上的長媳,孫氏的不講理很多會用到她身上。

    于是無師自通的,李大丫掌握了與孫氏的相處之道,那就是不管她說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實在逼急了,那就去找你兒子好了,我們家我做不了主,所以別問我。

    一定程度上來說,李大丫在孫氏面前的表現就是滾刀肉,孫氏拿她沒有什么好辦法:罵,人家當沒聽見,不痛不癢根本不往心里去,罵了等于沒罵。

    真動手?別說李大丫給老劉家生了兩兒兩女,平時干活都看在村里人眼里,沒理由動手。就是劉二壯那里,也不會支持自己這個做娘的。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孫氏覺得從大兒子死后,二兒子對自己就沒有那么言聽計從了。

    也不是說他不聽話,老二還是不管自己說什么都點頭。只是點頭之后能辦到的程度,孫氏一向不大滿意。老大還在的時候可不是這樣:那時平安莊的生產隊長不是劉二壯而是劉大壯,根本不用劉四壯上工,上頭的三個哥哥嫂子完全能養活劉四壯一家。

    正因為發現老二執行自己的命令沒有老大堅決,孫氏反而不敢把劉二壯逼急了——要是劉二壯真跟自己翻臉,小兒子可就不能下地磨洋工,而是跟著村里人一樣什么活都得做。

    就憑小兒子一個人下地,能養活他們一家四口人?哪怕看小兒子哪哪都好的孫氏,也不敢抱這樣的奢望。于是她沉著的臉慢慢自己轉了晴,沖著李大丫擺了擺手:“得了,跟你說啥也沒用,下你的地去吧。”

    李大丫點點頭,繞過孫氏兩個人就出了門。孫桂芝心里不服氣,跟孫氏抱怨:“娘,咋就這么讓二嫂走了。今天扛糧隊才去頭一天,還能把四壯塞進去,要是晚了可就塞不進去了。”

    孫氏看著啥便宜都想占的孫桂芝也覺得心累:“你問她能問出什么來,她是能說出換人的人嗎?”

    孫桂芝一想也對,恍惚想起另一件事來:“娘,剛才二嫂手里是不是拿了啥東西?她出門好象往村西去了,今天干活在村東頭吧。”

    “你知道的這么清楚,咋不去村東頭干活。”孫氏覺得孫桂芝也得敲打敲打,堵了她一句自己轉身回屋,要好好想想怎么跟老二說,才能讓他同意把劉四壯也塞進扛糧隊去——正如孫桂芝所說,大房一下子去了兩個人,換下一個來也沒什么吧。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讀書族小說網;//kpc.lantingge.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