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問,是劉志雙和劉大喜兩個人在黑市表現的太明顯,被有心人發現了他們的真正目的。五爺和夏菊花都沒有責怪劉志雙兩個——他們就是地道的農民,敢到黑市去打聽行情,已經比其他人強太多了。
“行,你們也跑了一天了,你大嬸給你們留飯了,快去吃一口吧。”五爺敲了敲自己的煙袋鍋子,讓劉大喜帶劉志雙去他們家吃飯。
劉志雙覺得自己把事兒辦砸了,不好意思吃五爺家的飯:“不用了太爺,我們家也給我留飯了。”
五爺輕哼了一聲:“你娘都是在我這兒吃的,你們家誰給你留飯?你連個媳婦都沒有。”
五爺不客氣的趕走了劉志雙和劉大喜,轉頭對夏菊花說:“叫秋生過來吧。”
陳秋生現在儼然已經成了陳姓的代言人,心細考慮問題也全面,的確是一個商量的好人選。夏菊花自然同意,自己親自去找陳秋生。
聽完夏菊花說的信息之后,陳秋生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征詢的問:“五爺,你覺得呢?”
“你說你的。”五爺嘬他的煙袋。
陳秋生頓了一下,說:“那我就說說。現在村里的人都知道咱們要把粉條倒騰出去,這事肯定得做。既然有賣紅薯的,量大能給到七分,咱們能買多少就就買多少。至于粉條,能一次都出手最好,實在一次出不了手,就讓志雙慢慢試著往出賣。”
“光他一個人行嗎?”夏菊花還是有些不相信劉志雙,實在是這個兒子小聰明是有,可是看人和長遠的眼光不大行。
陳秋生笑了:“有啥不行的,咱們也不是為了讓他賣出去多少。”見夏菊花看他,陳秋生沖夏菊花一咧嘴:“那不是還有一個想用紅薯跟志雙換的人嘛。”
五爺眼睛一亮,看向夏菊花。夏菊花也明白過來,那個手里有二三十斤粉條的人才是關鍵:劉志雙剛去黑市兩次,人家就問他是不是會漏粉,還敢說給劉志雙提供紅薯。那人不是對劉志雙有所了解,就是在試探他。
虧得劉志雙今天的任務就是打聽一下價格,不敢自作主張,否則幾句話就得讓人套進去。
夏菊花有些擔心的問:“那要是志雙拿粉條去賣,人家會不會覺得搶了他的生意,給志雙使絆子?”兒子不讓人省心,也是親的,夏菊花還是不想讓他出事。
五爺搖頭說:“要是志雙一次只帶個五六斤粉條,那人會給他使絆子。一次帶上三十斤的話,應該不會。”
懂,城里人很少有知道粉條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問出漏粉兩個字的應該算半個內行,估計不是參與過漏粉也跟漏粉的人有過接觸。那人說用紅薯跟劉志雙換粉條,參與漏粉的可能性不高,從別人手里買粉條時見過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