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能在心里默默記住這件事,時刻提醒自己平安莊再出啥新花樣,要編出足夠掙一波錢的數量再往出放。
現在她只能問鄭主任:“那你準備啥時候往地區送?”
鄭主任的心理是矛盾的——送早了怕被人學去,送晚了又怕地區供銷社相不中的話,連再琢磨新品種的時間都沒有。于是問夏菊花:“夏大隊長,你有啥好主意沒有?”
夏菊花想了想說:“要不鄭玉任你把樣品送到區供銷社的時候,跟他們簽一個保密協議,誰要是把我們的新花樣泄露出去,誰就賠錢給我們平安莊?”
鄭主任覺得十分不可思議:“給區供銷社提供當地特產,是我們縣供銷社應盡的義務,咋還能讓區供銷社給我們簽保密協議呢?”
夏菊花對鄭主任有些無語了:“主任,你都說了別的縣也有模仿我們平安莊產品的,如果這次不簽保密協議的話,萬一有哪個縣供銷社的,跟地區供銷社里面人關系好,把我們的產品給人看了,人家學會了編出來,我們不就白費工夫了嗎?”
鄭主任被問的啞口無言,好一會兒才說:“可是夏大隊長,地區供銷社是我們縣供銷社的上級單位,只有他們給我們下任務,我們從來沒……”
既然鄭主任沒膽子讓地區供銷社簽保密協議,夏菊花干脆說:“那就等著最后到時間了再送。他們看得上呢,我們就把編好的都給他們,要是看不上,我們自己想辦法賣給別人,你看咋樣?”
不能盡早向地區供銷社報喜,鄭主任又有點兒怕自己風頭被別人搶了,二意三思的下不了決心。夏菊花可沒時間跟他磨蹭:“鄭主任,這樣品你也看完了,你就說你覺得我們這些產品咋樣吧。”
見夏菊花沒有了往日的隨和,鄭主任也知道自己剛才表現有點差勁,往回找補說:“當然挺好,我剛才不是說了嘛,如果拿到地區去,就沒別人啥事了。”
夏菊花點了點頭:“那鄭玉任你給這些東西定個價吧,如果希望我們平安莊的編織品參加博覽會,我們就得每樣一百件成品編出來,你看是不是把定金先付了。”
于是便進入了定價環節,除了筆筒和字席以往有價格之外,夏菊花和鄭主任真是一樣一樣掰扯——后編的幾樣太費工夫,加之平安莊工分值的提高,編織品價格不上去,回去沒法給婦女們記工分。
最終講好的價格是雞家族每組八塊錢,十二屬相每組十五塊錢,而夏菊花編的掛飾每掛六塊錢。鄭主任很為難的跟夏菊花商量:“夏大隊長,要不每樣你們只編五十個吧,這個價格實在太高了,就算拿到博覽會上去,恐怕也……”
夏菊花想想同意了:這時候大家都還在為解決溫飽奮斗呢,剛才談價格的編織品,最終的銷路肯定是面向友好國家。這個時候的友好國家才幾個,賣不出去砸到自己手里還不如少編點兒。
“行,那這幾樣我們就都編五十個,字席和筆筒還按一百個編吧。”
鄭主任見夏菊花如此理解自己,心里有些不好意思,咬著牙讓會計馬上給平安莊付了一半的定金,張羅著讓人把東西放進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