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立刻就明白了羅斯托夫采夫伯爵為什么說保加利亞并不是什么香餑餑,而是個要命的陷阱了。
試想一下,前期俄軍付出巨大的犧牲去艱苦拔點,那能撈到多少功勛真的很難說。就算有那也得拿命去拼,顯然這是不合算的。
然后一旦英法真的對俄宣戰,這些辛辛苦苦付出巨大犧牲得來的功勛立刻就要拱手讓出,等于是白折騰了。
你想想這不是坑是什么?
反正德米特里只要稍微一想就知道保加利亞確實沒什么意思,根本不值得費那個心思去爭取!
但是有一點他想不明白,就算保加利亞沒有功勛可撈,那待在瓦拉幾亞又有什么意義呢?當后勤大總管或者眼巴巴地當個后衛部隊指揮官能有什么意思?
羅斯托夫采夫伯爵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并沒有直接回答他的疑惑,而是慢條斯理地喝了一會兒茶,才說道:
“可以預見,一旦英法正式對我國宣戰,要求我國立刻退出保加利亞,以陛下的性格就算一萬個不服氣也只能忍痛退出。”
“但是您想一想,這些年來我國同英法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在各項問題上分歧極大,之前是有神圣同盟在,以及英法之間內部有問題無法形成統一意見。”
“而現在,因為對保加利亞的戰爭讓他們形成了統一立場,你覺得就算我們乖乖收手,他們就會見好就收嗎?”
“宣戰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不光是我們俄國的軍官希望建立功勛,英國人和法國人,尤其是后者恐怕在這方面的企圖和野心會更加強烈!”
德米特里并沒有做聲,因為他知道羅斯托夫采夫伯爵說得非常對。干掉拿破侖之后,法國人已經在低谷里躺了三十多年,他們恐怕早就想恢復從前的榮光,重新奪回自己在歐洲的話語權。
看看這些年俄法之間的矛盾焦點,幾乎都是榮譽性質和面子性質的爭端,為什么法國人要那么斤斤計較,還不是當年拿破侖那口氣,他們輸得肯定不服氣,肯定想要拿回原本就屬于他們的一切唄!
還有什么比擊敗當年擊敗過拿破侖破壞法國稱霸歐洲美夢的最大禍首俄國更能提氣的呢?
德米特里可以想象只要法國人決定宣戰,那么就算尼古拉一世最后選擇退讓,法國人也不會見好就收,他們肯定要乘勝追擊,狠狠地出一口當年的惡氣。
而只要法國人有這樣的決心,英國人雖然雞賊,但也知道這是最好的教訓俄國的機會,畢竟英國從來都不希望歐洲大陸上出現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