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龍文學>歷史小說>奮斗在沙俄 > 第823章 辯分明(下)
    李驍太了解阿列克謝了,這孩子比列昂尼德聰明的一點就是沒那么一根筋,不會一直我本將心向明月,哪怕是明月照溝渠也無所謂。阿列克謝不會強求明月的照拂,更不會傻乎乎地為一點兒都不會向著自己的明月舍生忘死。

    阿列克謝更實際些,能讓他做事實現政治抱負自然是最好,但最后做不成他也不會傻傻的一直付出。這就讓他能省不少心,畢竟只有他才知道在俄國搞改革是怎么樣的一個天坑。

    別說是阿列克謝這樣的,就是歷史上一直支持改革的康斯坦丁大公,這位大公最后的結局也是相當的那啥,當他那位大哥安然地坐穩了皇帝寶座之后,轉過身就利用一個小伎倆逼他退出政治舞臺,還差點弄得康斯坦丁大公的兒子名譽掃地。

    從這一點你就能看出這位所謂的最偉大的支持改革的沙皇心中對改革真實的態度了。他所謂的改革完全是克里米亞戰爭慘敗后面對爛攤子時不得不做出的讓步,一旦他的地位穩固了,他就不需要改革派,可以卸磨殺驢了。

    從結果上說,亞歷山大二世統治的后半期其實還不如他老子,至少他老子從來沒有假惺惺地偽裝過什么,說不喜歡改革那就是真不喜歡。而亞歷山大二世是明明不喜歡改革,卻要加裝自己喜歡,算是個偽君子吧!

    不光是對康斯坦丁大公的態度能看出亞歷山大二世的真實想法,其實看看他兒子亞歷山大三世、孫子尼古拉二世對改革的態度,也是一目了然,這能是一個喜歡改革的爺爺和父親言傳身教下的后輩么!

    而亞歷山大二世這輩子最大的悲哀也在于此,他幾乎一輩子都戴著面具在偽裝成自己根本不喜歡的樣子。年輕的時候偽裝成尼古拉一世喜歡的樣子,即位后又不得不偽裝成朝野臣子們喜歡的君主,一輩子都活在面具下,可能唯一沒有偽裝的一次就是娶了自己的情婦當第二任皇后,這大概才是他這輩子做過最轟轟烈烈的事情

    反正李驍是不會被亞歷山大二世的偽裝給迷惑的,他知道跟這一位打交道必須用實力或者權力說話,必須給他壓力,逼著他跟著你的節奏走。你如果跟著他的節奏走,分分鐘就會被帶跑偏,最后什么都做不成。

    提醒了阿列克謝一番之后,李驍又準備繼續上路了,他必須返回奧地利,亞歷山大.戈爾恰科夫親王那邊事情太多,急需他前往搭把手。

    不得不說這位公爵真是個人才,也不知道他給意大利人灌了什么迷魂湯,奧地利治下的意大利人終于揭竿而起了,讓施瓦岑貝格從拉德斯基那里抽調兵力回國的想法直接就無疾而終了。

    唯一讓人可惜的是撒丁王國還在左右搖擺,沒能往奧地利人的傷口上撒一把鹽,否則施瓦岑貝格別說是抽調兵力,他恐怕還要給拉德斯基增兵才能維持奧地利在意大利搖搖欲墜的形勢。

    對俄國來說這自然是比較好的結果,但是吧,也因為亞歷山大公爵操作太風騷了,立刻就被涅謝爾羅迭給盯上了,這個頑固的親奧地利派開始瘋狂地跟他找別扭了!

    你問怎么找別扭?深諳官場之道的涅謝爾羅迭手段也是很隱蔽,大概是發現了直接攻擊亞歷山大公爵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在尼古拉一世并不站在他那邊的時候效果就更糟糕了,在御前會議發動了幾次攻勢都毫無結果,有時候還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涅謝爾羅迭改變了手法,不再謀求一擊擊垮亞歷山大公爵,而是不斷地打擊他的部下!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在涅謝爾羅迭的直接授意下,外交部就調走了駐奧地利大使館的數名重要官員,將亞歷山大公爵的一些心腹直接調離了奧地利。

    這雖然不能直接打擊亞歷山大公爵,但是涅謝爾羅迭給他換上去都是一些他的心腹,不光是會給亞歷山大公爵拖后腿,而且還不斷地監視亞歷山大公爵的動向,弄得他煩不勝煩!

    這么說吧,亞歷山大公爵的五六成精力都得放在堤防這些豬隊友上,能用來辦正事的實在是少之又少。無奈之下,亞歷山大公爵只能叫李驍過去幫忙,一起應付這群豬隊友的挑釁,盡可能地為俄國爭取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