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很快就收到了揚.康斯坦丁的報告,知道了布加勒斯特或者說瓦拉幾亞變天的情況。對此他也有些驚訝,當然不是驚奇瓦拉幾亞會變天,這一點他早有預計,當一艘破船行將沉沒的時候,船上的人肯定會用各種手段自救的,只不過他沒想到這幫瓦拉幾亞擦腳布的手段如此奇葩。

    反正縱觀瓦拉幾亞政治精英們的表現,李驍只想說老狐貍就是老狐貍,愣頭青也真是愣頭青。

    說實話,庫扎的應對讓他有點失望,他原以為庫扎動作會更利索更果斷一些。誰想到這個家伙拖拖拉拉直到最后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才下定決心,實話實說這個反應速度太慢,太被動了。

    換做李驍是庫扎,在兵力已經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就會果斷動作,不管是對喬治.斯特里布開刀還是對揚.吉卡開刀,甚至是對揚.康斯坦丁開刀都勢在必行。

    只有搶先一步占據主動,才能整合資源贏得先機。可庫扎卻沒有這么做,一直在磨蹭,磨到了事情不能挽回才動手,這還有什么用?

    李驍覺得難怪歷史上這位一度聲望爆表一切盡在掌握,但最后卻落得個流亡國外的下場。原因就在于他對時機的把握實在不算好,理想上很堅定,但實操卻不夠果斷狠辣。

    這樣的缺點注定沒辦法掌控全局的,自然也成不了什么氣候。而隨著瓦拉幾亞人這么一鬧,這個國家最后一口氣也被折騰光了,就算庫扎能在布加勒斯特拼死防守也翻不出什么浪花,這個國家已經完了!

    唯一還需要李驍幫著收尾的也就是揚.康斯坦丁這點兒小尾巴了這位兄臺手頭還掌控著一批軍火,得幫著高價處理給匈牙利人,再然后就安排這貨去巴黎。當然后者有勒伯夫幫著操心不會太難算是小事一樁,真正需要李驍操心的還是軍火的問題。

    因為這段時間匈牙利的局勢那也是相當的精彩,塞切尼在議會被科蘇特狠狠地擺了一道之后,大戲就開鑼了。包賈尼雖然猜到了這是科蘇特設下的陷阱,但并沒有料到陷阱里真正的獵物是誰。

    雖然傻乎乎一頭栽到陷阱里的是塞切尼,但塞切尼本人其實是比較干凈的,被抓不住什么打把柄。科蘇特就算發力也擊不垮他,所以真正的目標并不是塞切尼。

    塞切尼依然只是個幌子,科蘇特真正的目標其實是費倫茨.戴阿克。這位費倫茨也是匈牙利歷史上的的牛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比科蘇特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生命都要長得多,當科蘇特一干人退出了歷史舞臺后他依然還在活躍,促成了匈牙利的高度自治甚至促成了奧匈二元帝國的建立。

    此時的費倫茨擔任的職務是內閣的司法部長,主管一切法律事務,跟半吊子的律師科蘇特相比,這位才是司法界的達人,水平高得不是一點半點,著名的《四月法案》以及后來的《奧匈協約》都是他的代表作,人稱為“智者”。

    而科蘇特的目標正是這位智者,因為費倫茨的政治理念也是偏保守的,跟包賈尼更加接近,這也從他后來促成奧匈之間達成協議組建奧匈帝國就能看出來。

    一直以來他對科蘇特的激進做法也是頗多微詞,覺得科蘇特太莽撞太蠻干,對解決當前的困局毫無幫助。所以是沒少在報紙上批評科蘇特,經常讓科蘇特灰頭土臉。

    反正科蘇特忍費倫茨已經很久了,他打算借助這次的機會搞掉費倫茨,換一個更符合自己政治理念的司法部長。

    方法也很簡單,無非是拿逃稅和走私問題以及間諜問題大做文章,給費倫茨潑臟水。當然這回的臟水是很不一般,算得上醞釀已久,科蘇特攻擊的這幾個點又非常巧妙,讓費倫茨有點百口莫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