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并不知道安東在琢磨什么,就算知道了也并不會奇怪,對他們這些跟保守派不共戴天的人來說,只要有機會肯定會狠狠地給對方一點顏色瞧瞧。
只不過李驍并不支持安東在這個問題上特別去做什么,他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首先這種國家大事并不是誰都能插手的,不客氣地說連李驍想要插手都很難,甚至就是阿列克謝也只能算勉強夠資格插手。
其次就算插手想要改變大局那也是特別難,尤其是現在局勢基本已經是那個樣子了,誰能扭轉?
說難聽點,現在唯一能讓俄國避免這場戰爭的只有尼古拉一世本人,問題是現在誰能讓這位沙皇回心轉意呢?
所以就算安東什么都不做,該怎么樣還怎么樣,不過如果說安東的目的是避免這場戰爭,那樂子就大了,他倒是能做一些事情,但能不能改變尼古拉一世的心意呢?
很懸!
最后,安東現在的位置有點特殊,很快他就要被羅斯托夫采夫伯爵任命為基輔憲兵和警察的頭頭,也就是說他會直接跟羅斯托夫采夫伯爵扯上關系。
官場上就沒有睜眼瞎,誰是誰的人,誰是怎么升的官,那是官僚們最關心的事情。不搞清楚同僚是誰的人有什么靠山,這幫家伙恐怕睡覺都會不安心。
所以根本沒有任何意外,很快官兒們就會發現安東背后站著羅斯托夫采夫伯爵,甚至尼古拉一世都可能會注意到安東是羅斯托夫采夫伯爵提拔的。
也就是說今后安東做任何事情,都會牽扯到羅斯托夫采夫伯爵。而這位伯爵的身份又比較敏感,是隱藏得最深的改革派。暫時來看保護他的秘密身份不泄密是很有必要的。
自然而然,安東做事就必須多掂量了,盡量不要跟改革派扯上關系,平日里最好也不要表現出太過明顯的政治傾向。
講心里話,如此一來會讓安東很為難,做事需要更加謹慎,說必須謹小慎微也不為過。可這就是搭上羅斯托夫采夫伯爵這趟快車必須付出的代價。
畢竟這個世界上絕不可能有光收益不承擔壞處或者完全沒有壞處的事兒。
當李驍提到這一點之后安東立刻就沉默了,因為他知道李驍說得很對,他今后做事恐怕確實得特別小心了,想要快意恩仇根本不可能。
實話實說這很憋屈,讓安東很郁悶,他開始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