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龍文學>歷史小說>奮斗在沙俄 > 第1106章 鬼話連篇
    大概在緬什科夫看來只要自己跟英國外交部支吾一聲,那對方肯定會對那些惡意散布謊言和小道消息的報紙窮追猛打,分分鐘就讓這些亂嚼舌頭的家伙閉嘴。

    只能說緬什科夫有點想當然了,或者說尼古拉一世給這個可憐的家伙給坑了。因為在俄羅斯在尼古拉一世的極權統治下,幾乎所有的報紙上公開發表的消息都需要經過審查,沒有第三部點頭同意,什么消息都別想登上報紙。

    而在英國就不是這么回事了,雖然也有新聞審查制度,但比起俄國的那種一刀切要寬松不少,基本上輿論導向都掌控在大資本手中。也就是說人家想發什么新聞不是完全得看政府的臉色。

    更何況這一次英國輿論之所以喧囂塵上,很重要的原因就有英國政府和議會中的反俄勢力在推波助瀾。不客氣地說英國外交部就是幕后黑手之一,你讓幕后黑手幫你息事寧人,是不是真的想多了。

    可想而知緬什科夫將被忽悠得有多慘了,在他跟英國外交部打了招呼之后,對方的態度挺好,表示一定重點關注這方面的情況,一定會嚴肅處理假新聞泛濫的現象。

    然后呢?

    然后緬什科夫又優哉游哉地繼續打獵繼續等消息了。只不過他等來的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是新一波的針對俄國的陰謀。

    很快英國外交部確實收拾了幾家小包紙,逮捕了幾個編輯和記者,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些小報紙屁都不是,真正影響力大的比如《泰晤士報》毛都沒有掉一根。

    更何況之前編排俄國最狠的可不是那些小報紙,而是類似《泰晤士報》之類的喉舌。

    英國外交部的做法往好了說是繁衍了事,但往壞了說就是火上澆油!

    你想想,本來英國朝野的情緒就被煽動了起來,對俄國是一肚子意見。這時候可以說是滔天的洪水洶涌而來,而英國外交部不光不平息事態,反而抓人,還抓的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小嘍啰,這不是火上澆油是什么?

    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如果英國外交部真的想息事寧人的話,其實應該順著輿論的方向說話,嘴上嚴厲地譴責俄國,最好是把緬什科夫或者俄國駐英國大使罵一個狗血噴頭,讓英國民眾看到外交部或者說政府是向著他們的,也是在努力地譴責殘暴的北極熊。

    這樣一來不說完全讓輿論平息,至少不會讓民眾感到不爽。而英國外交部并沒有這么做,他們選擇了抓人,你想想這個消息能瞞得住嗎?

    當然啦,英國外交部這幫孫子也壓根就沒想過要隱瞞,他們是巴不得這個消息傳出去才好。一旦傳出去了,輿論自然就要被引爆,對俄國的厭惡和仇恨情緒將更加濃郁。

    果不其然,英國外交部頭天下午抓的人,隔天《泰晤士報》的頭版頭條就報道了這個新聞,然后海嘯就爆發了!

    整個大不列顛都出奇地憤怒了,一肚怒火的英國民眾在有心人的攛掇下走上了街頭包圍了外交部和俄國大使館,用扔雞蛋和臭罵等方式和平地進行了抗議和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