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龍文學>歷史小說>奮斗在沙俄 > 第1118章 老頭子也犯怵啊
    當然啦尼古拉一世肯定也不會信任穆拉維約夫,畢竟這位雖然能力強但自由派背景也太明顯了。對尼古拉一世來說,臣子可以沒有能力,但立場絕對不能有問題。所以將穆拉維約夫召回來肯定不是做主將的,也就是個備份選擇,或者干脆點讓他當主將的參謀長或者部將使用。

    不得不說尼古拉一世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將穆拉維約夫是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既讓老頭幫他賣命,又不讓老頭有犯上作亂的機會,不愧有史以來最陰的沙皇。

    只不過對穆拉維約夫來說,這種明明白白的安排就不那么讓他喜歡了。因為老頭其實并不是什么犯上作亂的臣子,相反,他對俄羅斯對羅曼諾夫家族是滿腔熱忱,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造反也不可能作亂,他僅僅是希望自己的祖國變得更加富強美好罷了。

    說穿了,穆拉維約夫看不慣的是那些保守派的所作所為,認為繼續讓這些保守派當政只會把俄國往死路上帶,所以他才積極求變,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尼古拉一世看到另外的可能。

    可惜的是,穆拉維約夫從來都沒有想過一點,那就是尼古拉一世的權力來源,或者說尼古拉一世能坐穩沙皇位置的支柱力量是什么。作為保守派的當家人,他是得有多么失心瘋才會挖自家墻角。

    顯然在尼古拉一世看來反對保守派就是反對他本身,這是絕對能劃等號的,自然的穆拉維約夫對他來說就是犯上作亂的亂黨了。

    只能說穆拉維約夫有些天真,他雖然傾向于改革,但是卻沒有搞明白最基本的一點,指望讓尼古拉一世或者任何一個大權獨攬的既得利益沙皇去改革都是不現實的。因為這同沙皇的根本利益相違背,沒有人能夠那么開明的。

    當然受時代局限型影響穆拉維約夫自己很難想得通其中的道理,所以他現在才會如此意興闌珊。大概是之前他還抱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因為尼古拉一世會給他一個展現能力的機會,讓他施展才華。

    現在看來,這不過是做夢罷了。穆拉維約夫撐死了也就是一個馬前卒,只能當牛做馬,但絕不可能大放異彩。

    穆拉維約夫嘆了口氣道:“罷了,罷了。我就是這個命,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呢!大公閣下,瓦拉幾亞駐軍是個什么情況?”

    李驍其實也有點為穆拉維約夫鳴不平,拋開這個老家伙的侵略性不提,他的能力是沒有絲毫問題的。歷史上克里米亞戰爭時期,帶著弱小遠東海軍跟英國玩捉迷藏,愣是保全了艦隊本身,而且他對遠東的治理開發也算得是極有成效,這位確實是個厲害角色。

    站在李驍的角度看,以穆拉維約夫的能力也未嘗不能獨當一面,他也就是資歷和威望不夠,否則取代帕斯科維奇或者米哈伊爾公爵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看來,這種可能性不大,穆拉維約夫更可能是當軍長的命,從尼古拉一世派他到瓦拉幾亞來視察看,他極有可能是負責瓦拉幾亞的部分戰斗,甚至就有可能是列昂尼德的頂頭上司。

    畢竟稍微算一下就知道,列昂尼德手下有一萬多駐軍,這大概算個師的兵力,然后補充一到兩個師合成一個軍,讓穆拉維約夫去指揮,這是正好。

    什么?你問以列昂尼德的背景不能當這個軍長嗎?論背景列昂尼德是足夠了,但資歷確實有點不夠格,而且他剛剛晉升少將,以他三十出頭的年紀看已經有點出格,再出格讓他當軍長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尼古拉一世打心底里還是更信任老將,而穆拉維約夫資歷和年齡都夠格,而且能力也沒話說,由他來當軍長顯然更加合適。

    穆拉維約夫能想到的李驍自然也想得到,所以他很坦然地介紹道:“瓦拉幾亞的俄軍大約有一萬多人,編成兩個旅,暫時由列昂尼德.戈爾恰科夫少將負責指揮。這批駐軍剛剛換裝新式步槍,而且列昂尼德少將的能力和責任心是足夠的,其戰斗力還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