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此言,別爾赫是大喜過望,剛才對伊利亞那一肚子的火氣和怨念頓時消失得干干凈凈,他覺得這個副使還是懂事的。

    他立刻又將支票推了過去,諂笑道:“那就多謝閣下了,這一點心意不成敬意,還希望閣下不吝收下!”

    伊利亞再次將支票推了回去,收是肯定不可能收的,他嚴肅道:“我只是秉公辦事而已,這些東西就不用了。不過話也得說前面,特使閣下會不會聽從我的勸告,這個我實在沒把握,畢竟他是特使!”

    別爾赫眼珠子骨碌一轉,這里頭的意思他有點咂摸出來了:很可能這個副使跟穆拉維約夫那個老混蛋并不是一路的,也拿那個老貨沒有辦法,所以他才不肯收錢,免得自己以為他收錢了不辦事……

    一想到這兒別爾赫心里頭更是通透,對他來說只要伊利亞跟穆拉維約夫不是一路的就好辦。因為他也不是官場新丁,穆拉維約夫這段時間的做派他也品出一點滋味來了,覺得老頭很有可能就是沖著他來的,既然如此,那雙方之間就不可能和睦共處,指望和平地送這位特使離開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開始別爾赫就做好了要跟穆拉維約夫翻臉剛正面的準備,之所以來找伊利亞,一方面是做最后的努力,畢竟官場之上以和為貴,能不剛還是不剛為妙。

    另一方面他也是試探伊利亞的態度,如果伊利亞和穆拉維約夫是一伙的,那他就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反之,那就不需要特別緊張了。

    為什么伊利亞一表明態度,別爾赫就輕松了不少呢?原因就在于特使不是欽差,特使下來視察只是代表皇帝檢查工作,講白了就是有權力在皇帝面前歪嘴打小報告,至于這些報告皇帝信不信采不采納,那還得看皇帝的意思。

    而欽差就不一樣了,除了一樣有在皇帝面前歪嘴和穿小鞋的能力之外,他們是掌握有一定的處置權的。也就是說欽差看你不爽,不光會罵你,那是真的會削你滴!

    所以基層官吏那是更怕欽差,人家當場就能讓你好看,而特使嘛,打小報告一來一回是需要時間的,更何況被打小報告這邊也不是全無反抗之力,也可以同時發動關系說特使的不是。

    尤其是現在伊利亞這個副使和穆拉維約夫觀點不一致的時候,那別爾赫就可以做更多文章了。至少尼古拉一世追問起來的時候,他還能拉著伊利亞當擋箭牌,說:“陛下,您看啊!您的副使都說了那個老家伙過分了!”

    尤其是別爾赫這種跟腳很深關系很硬的封疆大吏,利用伊利亞這個副使跟穆拉維約夫觀點不一致還可以做更多的文章,甚至還可以反將穆拉維約夫一軍。

    實際上他就準備這么辦,別爾赫返回了自己司令部之后,立刻就寫了一封信給圣彼得堡的同黨,他要反擊了。

    別爾赫覺得這回不給穆拉維約夫這個老東西弄得雞毛鴨血,那真對不起他這一個多月受的委屈,他不光要弄掉老東西的特使頭銜,還要猛打落水狗,讓這個老東西的仕途生涯就此終結。

    不得不說別爾赫這個人也是夠狠的,穆拉維約夫不過是督促他老老實實的做好本職工作,哪怕是出發點有點那啥但于情于理說都沒有絲毫不對。試想一下如果別爾赫老老實實地做好了他的工作,穆拉維約夫能不斷地找他的岔子嗎?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正是別爾赫自己打鐵不硬,所以才會被逼得焦頭爛額。可這個人不光沒有絲毫悔改,反而還準備倒打一耙,可見其人品是啥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