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龍文學>歷史小說>奮斗在沙俄 > 第737章 失望而返
    看看包賈尼和科蘇特一幫人的革命路線,你就知道他們能走到今天真心是因為運氣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的頹廢。

    最初的匈牙利革命,其實并不是什么武裝斗爭路線。相反是傳統的民主抗議路線,從民眾的散步集會開始,一步步遞進。因為整個歐洲都陷入革命的狂潮之中,衰弱的哈布斯堡家族根本無力撲滅遍及全國的抗議浪潮。

    只能先以退為進,做出一定讓先穩定局勢,然后集中兵力消滅那些棘手的反對者。所以在初期,為了穩住匈牙利人,奧地利是做了讓步的,大概奧地利人的想法是先拉住帝國內部勢力最大的匈牙利人,穩住他們,然后去鎮壓相對弱小的捷克和意大利革命,掃平了那些弱雞之后最后再來調教匈牙利人。

    所以一度匈牙利形勢一片大好,獲得了相當的自治和自由。一度也沒打算乘勝追擊而是準備安心當帝國的好臣民了。

    可誰想到1848年革命的這鍋熱油如此的洶涌,哈布斯堡家族按下了匈牙利這個瓢,但捷克和意大利那頭是一天比一天鬧騰得厲害。眼瞧連基本盤奧地利都天下大亂,根本是無力平叛。無奈之下只能想方設法地積攢力量去平叛。

    這樣基本已經消停的匈牙利就進入了奧地利的視線。奧地利人覺得既然老子給了你們那么多自由和權力,那么你們于情于理都應該為帝國效力,不說別的,趕緊地過來幫忙平叛吧!

    可誰能想到,匈牙利人也是愣,那是好處要占,但是事情不辦。什么?你們奧地利人要我們匈牙利出兵幫助平息意大利的叛亂,嘿嘿,對不起,不干!

    這斷然地拒絕無疑是激怒了奧地利,因為奧地利人完全有理由不高興。你們的要求老子都答應了,但是你們竟然只想要好處但卻一點都不付出,都不愿意為帝國的生死存亡盡一份力量,那要你們有什么用?

    自然地,雙方是約談越擰巴,話不投機半句多,最后是談判破裂撕破了臉。再然后自然是沒啥好說的,打唄!

    暫時騰不出手的奧地利人選擇了借刀殺人,利用匈牙利人和克羅地亞人以及塞爾維亞人之間的矛盾開始搞事情。委任耶拉契奇為中將負責指揮匈牙利境內的一切軍隊,慫恿克羅地亞人去對付匈牙利人。

    這自然是對克羅地亞的口味,誰讓匈牙利人根本不承認克羅地亞的自治權,還百般打壓克羅地亞,如今耶拉契奇有了奧地利的背書,完全是師出有名,自然第一個就跟匈牙利過不去了。

    于是乎奧地利人幾乎沒費什么功夫,就利用克羅地亞拖住了匈牙利,給溫迪施格雷茨創造了安心平定波西米亞叛亂的良好環境。

    其實吧,事情本不應該走到這個地步的。如果匈牙利人稍微現實一點,其實是可以保住革命成果的,但是呢,問題就出在了前面說過的內部不團結革命目標不一致上了。

    包賈尼和塞切尼為首的保守派是傾向于同奧地利合作,答應奧地利的要求,同意出兵意大利平叛的。但以科蘇特為首的激進派和共和派是堅決不同意,各種起哄架秧子,愣是給這事兒攪黃了。直接導致了事情變得不可收拾。

    不客氣地說匈牙利革命走到現在這個地步以及最后失敗,科蘇特一伙人的責任特別大,不切實際的目標太多,又根本不講斗爭方法,一味的用強,最后得罪死了奧地利還鬧翻了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蠢得無可救藥。

    不客氣地講,科蘇特等人的革命史,就是一部自以為是自作主張的作死史。也難怪后來奧匈帝國建立,匈牙利人直接就給這貨忘得一干二凈了,實在是其做得太差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