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戈爾恰科夫公爵很猶豫,很擔心走漏風聲。但他也知道李驍的要求是合理的,有些東西必須親眼見到才有體悟,弗朗茨.約瑟夫大公和其母索菲公主的真實關系雖然他看著還不錯,但貴族圈子里什么樣的花樣沒有?
一切都有可能是假的,都是偽造出來的花團錦簇而已!
“我只能盡量給您安排,但您知道的,那些沙龍和舞會的場合能看出什么?大家都是逢場作戲,真真假假的很難說得清楚!”
李驍虛心表示接受,然后亞歷山大.戈爾恰科夫公爵繼續說道:“我的意見還是您盡量減少同他們的直接接觸,別給他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以免回國后陷入被動……”
李驍知道亞歷山大.戈爾恰科夫公爵這是為自己好,自然也不會有意見,但他還是堅持更密切地親密接觸,只有近了才看得清楚么!
至于身份的問題,他也會有所防范,比如化個妝貼個假胡子染個發什么的,再說他相信在奧地利認識他的人很少,只要他不傻到自己大嘴巴,基本上不會有人會想到以為俄國大公會突然駕臨維也納,還偽裝成一個小秘書混入舞會和沙龍。
更何況,像他這種小人物也不值得那些大人物關注,哪怕見過他幾面,但過幾天恐怕就忘光光了。
所以李驍是稍加打扮,然后就跟著亞歷山大.戈爾恰科夫公爵粉墨登場了。
如果僅僅看維也納的郊外,你絕對想不到這個國家正處于動蕩之宗,維也納城內的槍炮聲不能影響貴族們的社交生活半分。
在城里的革命者為了自由浴血奮戰的時候,郊外的別墅里一場場舞會和沙龍是此起彼伏。打扮光鮮人五人六的貴族們除了抱怨沒辦法進城看戲之外,就是在炫耀自己的感情史。
又認識了幾個貴族名媛,又勾搭了幾個貴婦人,或者看中某塊寶石、項鏈。
偶爾也只有幾個血氣方剛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提一兩句革命的事情。對他們來說革命就像1814年的輝光勝利一樣久遠,根本就不在乎身邊幾公里之外的維也納還是槍炮震天喊殺不絕。
“二傻子估計要登基了,你們知道不?”
在舞會上溜達了一圈,既沒有獲得名媛青睞也沒有發現有趣的目標讓李驍有些失望。按照這個年代的傳統,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士到場就會越遲,所以這會兒不管是那位索菲公主還是弗朗茲.約瑟夫大公都沒有蹤影。反倒是一些碎嘴皮子的老阿姨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八卦不斷。
“這還有誰不知道?”另一只滿面涂滿了白色涂料的傲嬌老阿姨哼了一聲道:“我老公就是為攝政委員會服務的,包括幾位親王在內的重臣都覺得換一個皇帝才是我們的出路……要我說早就該換了,讓那么一個白癡待在帝位上簡直就是給咱們丟人現眼的!”
“誰說不是呢!幸虧皇后殿下的肚皮不爭氣,沒能生下一兒半女,要不然我們未來就要侍奉小傻子和小小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