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龍文學>歷史小說>奮斗在沙俄 > 第1274章 想變成的那個人
    羅斯托夫采夫伯爵笑了笑,像是很隨意地說道:“當然不會牽涉到尼古拉大公,大公殿下怎么可能和舒瓦洛夫伯爵這種人渣沆瀣一氣呢?大公殿下自然是跟此案無關的,只能是卑鄙的舒瓦洛夫伯爵及其邪惡的走狗鉆了空子,偷偷摸摸取得了聯系唄!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向陛下檢討,以便今后更好的完成他交代的任務……”

    謝爾蓋目瞪口呆地聽著羅斯托夫采夫伯爵說了這一堆,他覺得自己的腦子好像有點不夠用,伯爵好像是說幫尼古拉大公遮掩,甚至不惜自己承認一部分責任。

    可是這番話他怎么都覺得別扭,伯爵的真實意思好像是在嘲諷什么。但具體是嘲諷什么謝爾蓋又不敢說出來,因為被他嘲諷的對象實在是讓他感到害怕。

    反正謝爾蓋看著羅斯托夫采夫伯爵是欲言又止,他想對伯爵說些什么,比如勸誡一番或者提醒一下,但只要迎上伯爵的雙眸他又不自覺地將想說的話全部咽了回去。

    “膽子太小了啊!”羅斯托夫采夫伯爵望著謝爾蓋離去的背影長嘆了一聲:“這大概就是溫室里的鮮花的通病吧!永遠都沒有破釜沉舟的魄力……”

    羅斯托夫采夫伯爵并沒有告訴謝爾蓋他很缺乏魄力,因為伯爵知道他已經定型了,他的性格就是這樣,除非人生中突然遇到了足以改變世界觀的巨大挫折或者轉折,比如像1825年那個寒冷的12月的他一樣,目睹了伙伴們的死去,否則不可能幡然醒悟的。

    羅斯托夫采夫伯爵覺得謝爾蓋的上限已經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了,他可以是個兢兢業業的改革者,但絕不是舊制度的掘墓人。他缺乏反抗權威的勇氣和信念,面對權威的壓迫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抗爭,而是逆來順受。

    所以這樣的人永遠也不可能開天辟地,最多也就是一個縫縫補補的泥瓦匠。

    講實話,羅斯托夫采夫伯爵還是有一點失望的,畢竟謝爾蓋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從某種意義上就是他的孩子,他的政治遺產接班人。

    顯然的是,這位接班人和他預料的一樣根本沒辦法接過他的衣缽,給俄國帶來光明的未來。

    什么?你問羅斯托夫采夫伯爵既然已經知道這一點了,那為什么還不早做準備,比如培養另外一個比謝爾蓋更強的接班人呢?

    不是他不能,也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真的做不到。

    首先留給羅斯托夫采夫伯爵的時間已經不夠了,光是一個謝爾蓋前前后后就花費了他小十年的時間,人的一生中能有幾個十年,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他哪里還有幾個十年去培養接班人?

    對他來說,接下來這個十年可能就是他人生中最后的十年了,在這個十年當中他要做的不是培養接班人,而是將前半輩子的夙愿實現,擊破俄國保守的壁壘,在這堵厚厚的墻壁上鑿一個洞,讓光明第一次射入這片黑暗的土地。

    所以他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培養接班人了,余生之中他還有更重要的任務。

    其次就算有時間他也不會再培養一個謝爾蓋二號了。是的,他認為就算他有時間花精力去培養人才,最多也就是收獲第二個謝爾蓋。因為他所擁有的那片土地只能長出謝爾蓋這樣的苗子,這些小謝爾蓋們最多也就是延續謝爾蓋的路子,一步步變得跟謝爾蓋一模一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