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吧,不光是尼古拉一世不會同意法俄結盟,法國那邊也不樂意同俄國合作。原因很簡單,拿破侖時代的恩怨還沒了結,而且法俄兩國還有嚴重的宗教沖突,天主教和東正教如今也是勢同水火,真心是互相都看不順眼,根本不可能牽手。
說白了是法俄兩國在共同利益和意識形態上相差太遠,除非是兩國之間冒出一個很強大的共同威脅,比如說歷史上的普魯士。沒有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崛起,法俄還真走不到一塊去。x電腦端:/
當然,歷史上法俄聯盟既有必然還有偶然,如果不是普魯士作死給丹麥欺負慘了,后來的丹麥公主不見得會下嫁亞歷山大三世后竭力反德兵促使法俄兩國結盟。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暫且不提。李驍繼續給佩里埃出主意:“不光是要虛晃一槍,還必須想辦法給科洪找麻煩。我的朋友,之前我給你的建議,做了嗎?”
李驍給了什么建議?其實就是收買輝格黨的對手托利黨,提供彈藥攻擊科洪,大造輿論給科洪找麻煩。
佩里埃笑道:“已經做了,那群不法之徒很樂意給馬賊找麻煩,這些年來馬賊實在太強大,幾乎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了,有報仇的機會他們才不會錯過呢!”
所謂的不法之徒自然指的是托利黨,這其實是愛爾蘭語,意思就是不法之徒。而托利黨后來演變為保守黨,也就是后世贊成脫歐的那一票人的老祖宗。
只不過這年頭托利黨混得很慘,因為資本主義和自由貿易的繁榮,源自蘇格蘭語hig一詞輝格黨也就是后來的自由黨占據政治上的絕對上風,幾十年如一日的把持朝政,幾乎讓托利黨淪為了鐵板凳。
只不過隨著大英帝國經濟在十九世紀末期逐漸被美國、德國反超,輝格黨的那一套越來越不合時宜,最終被托利黨逆襲反超。反正這兩家一直相愛相殺就是了。
這么說吧,托利黨雖然上臺無望,但不代表他們就不找輝格黨的麻煩。之前約翰.羅素的不少政策就被托利黨猛烈攻擊,比如巴爾干問題、比如耶路撒冷問題,比如俄國關系問題。只不過輝格黨勢力太大,托利黨又沒有太好的彈藥,所以這一類進攻更像是撓癢癢。
但有了李驍出手,親自編排了一系列的黑材料送貨上門,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很快在《衛報》和《泰晤士報》就出現一系列的八卦消息,有講瓦拉幾亞政變的內幕故事的,還有講科洪和湯姆斯.愛德華斯爵士是如何相愛相殺的。
在這些版本的故事中,無一例外的科洪都是反一號角色,在李驍的筆下,科洪就是個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的官僚,而湯姆斯.愛德華斯爵士則是促使瓦拉幾亞爆發反俄革命的英雄。但善良的英雄的功勞被腹黑的官僚無恥地竊取,并且為了防止被公眾知道事情的真相,卑鄙的官僚暗中策劃了一場陰謀,可恥地暗殺了可憐的英雄。
反正這個故事真真假假的東西全部揉在了一塊,你說它假吧,里頭又有不少內幕消息,比如英國是如何一步步策劃瓦拉幾亞反俄政變的,細節那都是真的,只不過人物換成了湯姆斯.愛德華斯爵士。
但你要說它真吧,又完全是張冠李戴面目全非。反正對于一般的吃瓜群眾而言很像那么回事,但對于真正了解內幕的人來說,就完全是胡說八道。
反正當帕默斯頓讀到這些八卦消息的時候是氣不打一處來,憤怒地同約翰.羅素勛爵抗議道:“這些消息都是狗屎!都是胡說八道!我們都知道科洪做得不錯,如果不是他,瓦拉幾亞還在被俄國人奴役!這些胡編亂造的東西全是下流的攻訐,全都是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