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索夫縣位于特蘭西瓦尼亞高原東南部,首府是布拉索夫市,東北方向是摩爾達維亞,西邊是特蘭西瓦尼亞。

    當然現在的特蘭西瓦尼亞跟瓦拉幾亞和未來的羅馬尼亞沒有一毛錢的關系,這塊地現在還屬于哈布斯堡家族和奧地利,更具體點說應該是屬于哈布斯堡家族治下的匈牙利。

    一直到一戰結束,哈布斯堡家族被終結,奧匈帝國被五馬分尸之后,作為對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的獎勵,根據特里亞農條約特蘭西瓦尼亞才從匈牙利切割了出來劃撥給了羅馬尼亞。

    當然,這還是七八十年后的事情,暫時瓦拉幾亞別說垂涎特蘭西瓦尼亞,連招惹奧地利的膽兒都沒有。

    還要注意的是布拉索夫正好位于南巴爾喀阡山北麓的盆地,從這里往南前往普拉霍瓦縣以及布加勒斯特就要翻山了,等于說它是山麓上的一個隘口。

    所以從地理環境上看布拉索夫就很重要了,是個銜接布加勒斯特通往摩爾達維亞、特蘭西瓦尼亞的樞紐。也就是說,俄軍想要從西北方向殺入瓦拉幾亞攻占布加勒斯特,布拉索夫肯定是必經之地。

    而這也是迪米特里邀請李驍前往游玩,某人直接一口就答應了原因所在。他對這個交通要道和樞紐的防御情況很有興趣,雖然國內只要他搞清楚布加勒斯特一帶的情況,但考慮到老陰逼尼古拉一世的尿性,這個“一帶”所涵蓋的范圍就很不好說了,稍微積極主動點多做一手準備也是好的。

    布拉索夫因為是交通樞紐的關系,商貿和手工業都很發達,經濟在瓦拉幾亞國內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在全國來講僅次于布加勒斯特。算是舉住輕重的大城市吧

    當然,這個大城市肯定要打引號,因為布拉索夫的人口真心是不算多,至少跟后世東亞怪物房的大城市沒法比,鼎盛時期人口也就是三十多萬,在李驍所處的這個時間段人口更少,在天朝頂多算個五線小縣城的水平。

    布拉索夫作為布拉索夫縣的首府,其實也就是一座縣城,這么叫也沒啥問題,整座縣城都是東歐古城風,哥特式建筑風格比比皆是。比如著名的黑教堂就位于這座城市。

    “真是燒黑的”李驍略像個正經游客一樣好奇地問道。

    客串導游的迪米特里立刻回答道:“是的,迪奧梅德先生,教堂的外壁確實是因為火災被熏黑的那還是1689年,因為不滿奧地利人的橫征暴斂,憤怒的布拉索夫手工業者憤然起義驚慌失措的奧地利眼看大勢已去,便下令放火燒城,試圖用烈火阻擋瓦拉幾亞人民的起義,后來”

    其實吧,李驍對這座黑教堂的歷史一清二楚,作為人形百科全書,他知道得比半吊子導游真夾帶私貨迪米特里詳細得多。

    黑教堂確實是1689年第一次被熏黑的,但這座教堂被熏黑可不僅僅是因為那一場火災,在那之后這座特蘭西瓦尼亞大區最大的天主教堂還經歷了兩場火災。

    而且實話實說,這座教堂并不是那么黑,外墻只是淡淡的黃褐色,跟周邊的建筑相比真心是黑不到哪里去。而且請注意,這是一座天主教教堂

    為什么要特別說它的天主教屬性呢因為在迪米特里導游的講述中,黑教堂好像是瓦拉幾亞反抗哈布斯堡家族暴政的見證物,實際上吧哈布斯堡家族所代表的奧地利統治集團是信仰天主教的,瓦拉幾亞老百姓更多的是東正教信徒。雖然大家是同一個媽分家過日子的產物,但兩家真心是能打出狗腦子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