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龍文學>歷史小說>秦桑低綠枝 > 第 13 章 讓你和太子做真真正正的兄弟
    “放肆!”

    長禧宮正殿內傳出一聲咆哮,隨后噼里啪啦一陣脆響,不知是茶盞還是花瓶被摔碎了。

    德妃攏了攏云袖,微微瞇眼,居高臨下俯視著站在地心中的人,而一旁的康王還在那里跳腳,指著鼻子罵道:“不過是管你要個左少卿的空缺,你不幫襯著也就罷了,還聯合太子將子芳外放到了容州,你是擺明了要跟本王對著干是不是!”

    譽王先是稍稍俯身拱手,再直起背脊,一派坦然道:“官員升遷調任從來是歸吏部管的,我不過轄治著一個小小司農寺,哪里能做主這些呢。”

    可康王卻不聽他這樣和稀泥,近來父皇好不容易給了恩典,讓他協考功司議敘功績,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可以正大光明往各司各部要職上安插自己的人,他當然不可能平白放過。

    不過這里頭也有一番學問,有吏部的人在旁盯著,他左右受擎制,凡事不能做太過了。若是功評合格的,他自有法子將人調升,但閆子芳的效績并沒有達到規定要求,按理來說是不能調回京中的。所以康王這才讓轄管司農寺的譽王去要人,畢竟只要頂頭上司肯開這個口,破格提拔,吏部那幫刺頭也就無話可說了。

    本以為譽王到底記在自己母妃名下,平日里又最是個沒脾氣的,不曾想真是會咬人的狗不叫,轉頭竟叫太子擺了自己一道,康王怎么可能會甘心。

    于是將人拉到長禧宮,當著母妃的面好好分說分說。

    至于德妃,自然是一門心思向著自己親生的兒子,當年陛下提出要將這胡姬所生的野種記到自己名下,她心中是一萬個不樂意,后來還是聽了勸說,覺得多得個便宜兒子也沒什么,反正都那么大了不用自己帶著,偶爾一年半載見上一面,在陛下面前做做樣子就成了。

    他們名為母子,其實親情淡薄,甚至對德妃而言,這便宜兒子還不如自己一個貼身宮人來得親近。

    不過既做了兒子,即便是假的,那也得聽她的意思,不然就是忤逆不孝。

    看康王恨得牙癢癢,德妃終于開口了,她撫著鮮艷欲滴的蔻丹甲,悠悠道:“你素來和東宮走得近,本宮想著你到底大了,有主意些也是常事,先前便也都隨你去。可論親疏,康王才該是你一母的兄弟,當年皇后瞧不上你,若不是本宮將你收入膝下,你以為自己能上玉牒?”

    她一貫如此,能用最平和的語氣說出最扎人心窩子的話,譽王這些年聽多了,面上仍舊淡淡的,躬了躬身道:“娘娘待兒臣的情分,兒臣不敢忘懷。但吏部的人卻不會顧及什么情分不情分,于他們而言,卯就是卯丁就是丁,凡為官者,數年所行所為皆有考評,若是單憑一人的心意,誰與誰的情分便可隨意擢降,則國本不穩,法綱不正,長此以往下去,必重蹈前朝之患。”

    譽王圓融慣了,打得一手好太極,德妃聽不進去這些,也不想聽,她只知道自己這個便宜兒子不聽話了,幫著外人來對付康王。

    慢慢唇邊笑意散去,冷冷道:“你不是從本宮肚子里爬出來的,有異心也正常,既然那么愛往東宮跑,明兒本宮就回稟了陛下,將你改記在皇后名下,讓你和太子做真真正正的親兄弟,可好啊?”

    事實上皇后如果想要譽王,早些年也不可能推推搡搡最后推到德妃名下,德妃說這話,一來是想警醒他,讓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二來這事如果真鬧到陛下那里去,譽王鐵定逃脫不了一個‘不敬母妃’的忤逆罪名,到時候御史臺的人可就有得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