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來嗎?”劉協聽到旁邊的一個世家子弟問道。
“來,怎么不來,那就是一時運氣而已。”另一個馬上回答。
的確,這就是運氣,恐怕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不過也有退場的,他們是那些小貴族,畢竟一次半斤黃金,不是什么世家貴族都玩得起的,劉協現在有了幾十斤黃金做底,自然也不怕誰。
第二輪,劉協隨意拋了幾下,然后很正常的輸掉了半斤黃金,場面再次熱烈起來,對于劉協的運氣,大家的確不怎么看好。
第三輪,劉協再次輸掉了半斤黃金,全體人都認為劉協只是運氣。
出乎意外,第四輪劉協一開始就投中了一個勝,又贏回來幾十斤黃金。大浪淘沙,四輪過后,能留下來的,大多是大世家了,在朝中也是頗有影響力的。
只不過,押注的黃金再次漲起來,既然那些小世家退出,那么大家就玩大的。當然,有些人自然是要劉協出丑。
人數少了,可是每局的黃金多了,之前一局只有四十多斤黃金,現在一局可是二百斤黃金,因為現在一局每人必須壓五斤黃金。
觀戰的人,從之前的世家貴族夫人,變成了世家的家主了,甚至是三公也出現在個世家子弟的后面。
劉協手中只有九十斤黃金,其中八十斤是贏來的,十斤是春蘭拿過來的,也就是說,劉協最多可以輸十八次。
第五局,令官變成了太監張讓,而收黃金的居然是太監趙忠,這格局就有點高了。
不過出戰的順序倒是沒有變,劉協還是最后一個。當然這樣也好,因為這樣有更多玩的,要是劉協第一個出場,說不定弄一個十勝,那么別人怎么玩呢。
之前輕松的氣氛變得壓抑起來,比分開始咬緊。大皇子劉辯就再也沒人讓著了,劉辯的實力就是十中其三,而敢留下的人,大部分都是能夠十中其五的,就算一兩個想讓的,也不起作用。
第一個出場的還是袁耀,袁家可是大家,不會因為五斤黃金就退出去。
張讓親自檢查箭矢,把箭矢送到袁耀的手中。也許是緊張的原因,畢竟張讓是伺候皇帝的,現在伺候袁耀,袁耀還是很有壓力的。第一支的時候,袁耀的手就抖了一下,箭支偏出壺外,沒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