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進行的很晚,可以說賓主共歡,劉協在黃昏的時候,才告別大家,離開的時候,告訴那些去孝仁皇帝宗祠祭拜過的大戶,他會在近日去祭拜這些大戶家中供奉的雕像。
第二天,劉協堂而皇之的帶著祭品去祭拜那些雕像,然后收走那些雕像上的能量,用來提升自己的精神力。
濟南國的雕像實在太多,雖然很多是鄉,亭一級的大戶供奉的,上面也每多少能量,可是在不住多啊。
近五百雕像,讓劉協再次發了一大筆,精神力提高不少,之前翻書簡很是費力,現在劉協只需一個念頭就能翻動書卷。
隨著劉協一個個的去祭拜,濟南國的那些城陽景王的后人終于放心了,因為只要沒有舉行祭祀,劉協不會去查哪家的賬目。
也有幾家在劉協來的時候,也舉行的祭祀,只不過按照劉協的要求,一筆一筆的都記得很清楚。
對于這些人,劉協沒有去翻他們的老賬,只是讓宋兵帶人核實了一下,大致差不多就行。
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劉協可不能像曹操那樣,把濟南國的大戶全部都得罪完了,到時候他們破釜沉舟,與皇后聯系在一起,反過來整治劉協,也是麻煩。
打擊一批,拉攏一批,分化一批,這才是治理一個地方的最好辦法。
******
宗祠建設終于告一個段落,圍墻在宋兵的監督下,二丈高的圍墻,與下面深二丈的壕溝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高四丈的陡坡,沒有工具想要爬上來,的確不容易。
圍墻頂部是一丈寬的平面,外面是用石頭砌的掩體,如果有敵軍攻來,士兵們可以躲在掩體后面攻擊敵人。
圍墻表面用石板鋪就,便于在雨天士兵巡邏,排水溝接出圍墻,下雨天的水直接流到圍墻內的水渠里面,然后流進池塘,如果下大雨,會直接流到下面的小溪里面,然后排走。
東南西北,四個一百人的軍營,不大,但是隱秘,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到這四個軍營。四個軍營里面,各住一百士兵,用于防衛四方城墻,方便第一時間對敵人發起反擊。在宗祠兩邊,建設了兩排房子,這是中軍軍營,當然辦公后勤都在這里。
宗祠就是一個軍事化的軍營,只不過這里駐扎的軍隊,就是為了守護孝仁皇帝的墳墓和祠堂。
站在小溪邊的石橋上向上看,一片松柏映入眼簾,在松柏之間的空地上,是各種不知名的花木,現在是秋天,也有幾種花在競相開放,給人一些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