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里,二百軍漢口吐白氣,拿著武器在認真操練。天氣寒冷,與其在營帳中受凍,還不如在操場上訓練,反正練餓了有飯吃,而且管飽。
現在軍營里的人數可不少,新招了一百六十四人,老縣卒十六人,火頭軍五人,劉協的護衛九人,加上花過,一共一百九十四人。
可是讓劉協無語的是,近二百人才選出十個弓箭手,原本分的五十名弓兵,十幾天訓練下來,要么沒悟性,要么沒準頭,要么······
總之,各種各樣的原因,讓他們退出了弓兵隊,剩下的十人,勉勉強強可以用。
經過訓練,劉協終于認識到原始工具的重要性。最原始的東西,往往是最實用的,在任何時候,這都是一個真理。人類從原始人開始,就學會用投擲獲取獵物,到了大漢朝,投擲仍然是不可取代的戰斗方式。
唯一不能滿足的是短矛,劉協在為三個村堡購置農具的時候,就把成睪縣的鐵匠鋪搜刮了一遍,然后為九個護衛打造武器的時候,劉協又搜刮了一遍。
成睪縣的鐵器還真不多,面對縣卒近二百人的短矛需求,成睪縣還真拿不出那么多鐵來。
沒辦法,劉協總不至于去向皇帝要吧。當然,可以到其他地方去買,可是一次性要購置幾百斤鐵,不說成睪縣,恐怕整個洛陽地區的鐵價格都會受到影響。
畢竟在大漢朝,鐵是珍貴的東西。
不過這倒是難不倒劉協,沒有鐵,不是還有竹子嗎?可以用竹子做短矛,等有了鐵,再換上短矛不就行了。
于是軍營里面就出現了兩隊身上背著竹子的投矛兵。刀盾兵經過挑選,倒也編制了一個隊,足足五十人。
五個傳令兵,五個火頭軍,十個斥候兵,十個弓兵,十四個投矛兵,加起來四十四人,編制在一起,暫時叫衛隊吧。
隊長倒是沒變,花過任衛隊隊長。瘦猴、神槍、斷刀分別人三個整編隊的隊長,帶著大家在軍營訓練。
******
光和六年的春天,并沒有給劉協帶來多少喜慶。不知道什么原因,漢靈帝并沒有讓劉協回皇宮過年。
及國的諸侯,如果沒有圣旨,是不能回宮的。劉協只好讓春蘭帶著給董太后等人準備的禮物去了永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