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劉協在永安宮中,轉眼就過了一年。光和五年四月,劉協周歲,永安宮中喜氣洋洋,各地諸侯朝中大臣前來祝賀。
他們當然不是沖著劉協而來,他們是沖著董太后而來的。大漢朝以孝治國,漢靈帝劉宏孝順,這是朝野內外都知道的,所以董太后的話,劉宏還是要聽的。
也正是因為這一絲孝順,使得董太后的權限增大了不少。
朝中大臣,各地諸侯,洛陽的世家大族,誰不是人精。董太后只要大權在握,誰敢不來。
真正的屬于劉協的親戚的,那就是王章了。王章,王苞之子,王榮之父,劉協的外公。因為王榮產子一事得罪了何皇后,又因為王榮之死,含憤辭官,現在閑居家中。
王家,以軍功立家,劉協的曾大父王苞官居五官中郎將,是光祿勛七署之一,職掌宮廷守衛。
五官中郎將這個官職可不小,秩比二千石。王苞本人也名頭不小,與左中郎將皇甫嵩和右中郎將朱儁齊名,可是朝廷赫赫有名的戰將。
不過王苞之下,可就沒這么突出了。王章也只做到了騎都尉,還上任沒幾天,就被何進彈劾,一怒之下辭官而去。至于劉協的舅舅王斌,那就更加不顯眼了,現在只是羽林軍中的一個小小的什長。
倒是外大母鄒氏,年約四十,風韻猶存,眉宇之間也帶著幾分英氣。看到劉協的時候,眼圈一紅,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協兒。”鄒氏悄悄的抹去淚水,輕輕的呼喚這劉協,向著劉協伸出雙手。
“外大母。”劉協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受到心靈的震撼。劉協知道,外大母鄒氏不是因為劉協而哭,而是想起了自己的女兒。
“乖外孫。”鄒氏的鼻音很重,劉協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安慰鄒氏。
“外大母,我需要人手。”劉協小手抱著鄒氏的脖子,在鄒氏的耳邊低聲說道。
鄒氏一驚,劉協明顯感受到鄒氏的肌肉緊張起來,抱著劉協走向偏僻的地方:“協兒,這是你在同外婆說話嗎?”
“是啊,外大母。”劉協說道。
“榮兒,是你嗎?是你通過協兒的嘴要告訴母親什么嗎?”鄒氏情緒有些激動,鄒氏怎么也想不到,一周歲的孩子,能夠會表達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