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龍文學>仙俠小說>重生后對奸臣未婚夫真香了 > 舊傷 蘇英一臉復雜地轉出來。
    這幾天京城出了兩件大事,第一便是盛寵多年的淑妃終于有孕,皇帝大喜,本要重修宮殿以示嘉獎,又要將淑妃的位分抬一抬,要立為一品貴妃。

    但大臣們紛紛上書,說災亂為平,未國祚著想,當勤儉用度以作表率,不若等到淑妃生子后再行封賞。皇帝雖不情愿,但還是知道大事為重,終究作罷。

    第二件則更引人注目。

    江南災荒,大周上下人心惶惶,各處流民北上涌入京畿,京郊西川寺的主持慈悲為懷,令眾僧大開山門,以空置的寮院收容難民。

    這原本是件好事,但流民一多,爭搶餐食的事情便頻繁發生,西川寺武僧不愿下重手,只盡力阻攔勸解,結果還是出了意外。

    佛寺重地不該見血光,主持念了幾聲佛,上報京兆府處置,衙役便上山將人犯押送回來。

    但沒想到,這被押解的流民在經過城門口時,竟在眾目睽睽之下自稱是前任壽州刺史之子,又高喊:“戶部竊糧,太子包庇,將罪過盡數推于我父親身上。父親!兒子不孝,不能為您洗凈清白,唯有一死以謝罪!”

    說完竟帶著繩索往城門撞去,幸而被衙役攔住。

    流民大多沒有過所無法進城,京中善心的勛貴便在城外設置竹棚、粥棚來安置流民。這位“刺史之子”大鬧時,附近全是流離失所的難民,聽見這話自是群情激憤,攔住衙役,又直闖城門要討個說法。

    最后還是巡防京畿的禁軍出動制住流民,護送著京兆府的一干人等回了府衙。

    那位“刺史之子”額角磕破了點傷,性命倒是沒有大礙,卻給京兆府尹出了個大難題。

    尋常流民哪里分得清什么戶部工部,此人張口便直說戶部竊糧,又攀上太子,而太子新娶的良娣又是戶部尚書余文杰的孫女……

    江南一地太倉設在壽州,太倉失火,刺史首當其沖被問責,不過幾日便死在了回京的路上。這“刺史之子”身上并無印信,但身份恐怕有八成是真的。

    一個小小的斗毆殺人案,竟演變成涉及當朝儲君的答案,更別說還牽扯了江南一地的災害。

    京兆府尹第一反應就是甩給統御司處理,卻吃了個閉門羹,回報的下人說,統御司先前奉旨去和州拿人,已派出大部分精銳,指揮使段容時又重病在身,只能閉門謝客。

    京兆府尹急得撓禿了頭,實在沒辦法,只好求助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