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祖以身涉險,來此支援,卻不是為了營救宏愿門徒,他接到的賞金令只有一個,狙殺小乘寺弟子及其幫兇,殺的越多,賞賜越高。
魔族修士擅長伏擊偷襲,故而丁老祖絕不會明目張膽暴露與宏愿寺的盟友身份,他的打算是在戰場里渾水摸魚。
打的過就殺,打不過就跑,反正他不能引起小乘寺的注意。
在必要的時候,譬如陷入重圍,或者被小乘寺的高階頭陀給盯上,他甚至會幫助小乘寺打殺宏愿門徒,以此混淆視聽,給他脫身創造時機。
他又不是嫉惡如仇的正道妖士,不擇手段才是他的行事風格。
這其實也是魔道自古以來的生存法則。
“老夫聽聞,這世間佛門俱都開辟有三寶圣地,你先帶老去前往‘金剛林’!”
三寶圣地是指大威尊者祭煉出來的‘佛光泉’,不止能參禪,還可為門下弟子療傷使用,其二是圓寂法場‘舍利殿’,寺中歷代坐化的佛修,金身佛尸與舍利子全都供奉在殿中。
至于‘金剛林’,這是門徒修行煉寶的地方,任何一座寺院在創建之初,第一件事就是栽種竹林,起先的竹種都是凡類,不過隨著門徒修為精進,練就金身,他們釋放的佛光可以賦予竹林金剛之氣,逆轉根腳,讓其成為佛門獨有的金剛開光竹。
初入寺院的小沙彌,他們祭煉佛寶的來源全部出自金剛林。
不奪天造化,造化全賴己身,這也是正統佛門的教義。
所以真傳佛士罕有劫掠行為,他們修行俱是自力更生。
練氣期與玄胎期的佛士沒有賢位,等修為抵達金丹期,可稱‘游方行者’,而‘金剛林’往往是由這種級別的門徒在坐鎮。
遇到戰事時,紫府與朝元期的金身羅漢則會守衛‘舍利殿’,三花境尊者保護‘佛光泉’。
丁老祖找白芷蘭打聽‘金剛林’的方位,目的也就相當明顯了,前往金剛林不會遇上大高手,方便他殺人越貨,順便洗劫一批金剛竹。
白芷蘭猜不透他用意,覺得他愿意進入戰場,就算宏愿寺的一股助力,即刻給他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