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河想要煉丹,必須先采集藥草。
祭骨丹的丹方記載十余種草類,不過都是陸生靈草,袁河必須根據它們的藥性尋找水生的替代品。
尋草其實并不困難,那天寶馬水府的貢官馬奔將軍對俠崇文講過,棲俠洞附近的幾座妖洞全部遭了災,水域等同于無主之地,袁河盡可前去搜查。
至于使用替代品,會不會導致祭骨丹失去原有的藥效,袁河并不在乎,他需要的是掌握煉丹法門,丹師在各大妖國都是尊貴供奉,如果他小有造詣,丹師身份可以作為他收集真血的一種手段,還能拿靈丹交換他所需的河珍。
隨后一個月,袁河頻繁離開棲俠洞,領著紫鋸蝦前往洞外采集水生藥草,順便勘探地質,熟悉洞外的河珍分布情況。
等他把替代品收集齊全,在棲俠宮開辟了一座煉丹室,整日貓在里邊,熱火朝天忙碌起來。
他雖是獨自探索,但煉丹的每一個環節都對紫鋸蝦言傳身教,他是在刻意培養學徒助手,助手也必不可少。
煉丹絕對是一項精細活,也極耗精力,丹火的駕馭非常關鍵,火溫必須保持恒定,不能高也不能低,每一爐的燒制時間也有限制,不能長也不能短,這就要求袁河時時刻刻守著丹鼎,稍微操作不慎,就要以失敗告終。
袁河從屈廣芬三人那里得來的丹鼎并不蘊含靈火,需要他施展火術才能驅使,但他并不懂御火神通,于是另辟蹊徑,潛入萬珠洞北邊的一處地縫,從河底巖漿里采集一批吐焰石,配合丹鼎使用。
吐焰石散發的火溫恒久如一,袁河只需要把控煉丹時間即可,這種事情交給紫鋸蝦最合適,有這么一位守鼎童子在,袁河就能抽身出來了。
等正式開爐煉丹時,袁河也沒有絲毫壓力,《朝宗丹解》上記載有煉丹步驟,他根據要訣一步步執行,失敗并不要緊,大河里遍地靈草,源源不斷供他揮霍,當他慢慢積累出煉丹經驗,水平自然能夠提高。
就這樣,袁河開始了他周而復始的規律生活,每一天都在煉丹、教課、修習妖功中度過。
河下的時間流逝極快,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三年。
這三年當中,棲俠洞發生不少危機事件,但每次都被袁河有驚無險的處理,他所面臨的棘手危機無一例外是人賊入侵。
起初袁河需要領著惡不作與霍烈石進行驅逐,隨著袁小青成功開靈渡劫,前往梟魂山接觸水魃族,棲俠洞外逐漸被游蕩的鬼群給封鎖,慢慢的,人賊已經不見蹤跡。
袁河逐步建造了一座安全堡壘,棲俠洞中的蝦族與蚌族也隨之出現一股繁衍的爆發期,小孩兒的數量井噴式增加,好在這一方水域面積夠大,經過三年的大發展,河底隧道越挖越多,甚至已經連通梟魂山,即使再多出十倍妖口,也能容納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