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盡頭,紫氣沖騰。
袁河距離太遠,不能窺視氣內真容。
他打望一會兒,沒有選擇從上空飛渡,而是落于道外入口,他決定步行探險。
大道兩側的龐然石像全部出自猿族,各有不同外相,根腳對于袁河來言,極為陌生,他需要逐一甄別,以便探索石像來歷。
收劍落于雪地上,神祗大道就在眼前。
前排的兩座石像宛如山峰孤矗,僅僅腳掌就有十余丈高,若不施法,肉眼根本看不清輪廓。
這兩像都是青猿像,即使像外封有堅冰,仍能透視內部色澤。
左像的軀干與袁河相類,但生有四耳,一尖、一長、一羽、一蒲,想必生前已經修成了真靈之軀,喚醒了靈耳的諸多神通。
右像額頭稍寬,長有一顆豎眼,像是某種靈目之猿。
一個千里眼,一個順風耳,守在前頭也說的過去。
從這兩像中間穿過去,后面的幾排猿像,袁河全都看的一臉迷茫,主要是根腳太古怪,或掛有犄角,或長有多首,或通體生鱗,造型千奇百怪,想必都是洪荒異種,卻沒有后裔留在東洲,以致袁河追朔不了它們的起源。
就這樣,袁河穿行在神祗間,一座座石像詳細觀摩。
數量共有七十二座,等袁河走完一遍,抵達盡頭時,發現除了耳猿族,其它石像都不能準確看出根腳。
當年釋心顏曾經對他講過,東洲有五大始猿族,星猿最智,飛猿最美,雷猿最強,魔猿最兇,海猿最廣,但這五族各有不同分支,即使后裔修成真靈,他們的形態也或多或少會區別于始祖。
始祖是先天誕生的第一頭猿,世間獨此一個,后裔并非它們繁衍孕化,全是使用神通創造而出,它們具備造物創世的能力。
袁河雖在落星鐘的卦相內見過摘星始祖,但此地類似摘星的石像卻未必是星猿族,僅僅算是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