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是槍桿子里出政權。軍隊吊民伐罪,拯救國家、民族的危亡,救民于水火,誕生的新政權。政權的根基是人民軍隊,文人的貢獻,基本可以忽略不提。面對著一千年前,人民軍隊可以盡情嘲笑這個時代的軍隊,他們有資格。而一千年后的文人,嘲笑這個時代的文人,那就🔰🄏☌反過來了。

    宋朝的大臣,許多在對面的契丹,有自己的粉絲。宋朝出使契丹,一般會以文壇久負盛名的大臣為使,他們稱得上不辱使命,有時候還會遇到自己特別崇拜自己的,比如后來的蘇轍。遇到刁難,大多也能夠妥善化解,不會辱了國家臉面。比如連中三元的白面書生王曾出使契丹,契丹突然提出比賽射箭,要讓這個書生當眾出丑。王曾一箭中的,所有人都無話🌒可說。后來的文人,有幾個人做到了?出使他國被奉為坐上賓,受到崇高禮遇的,大多是軍隊出身。

    杜中宵前世,文人沒有這個自覺。說起文人的地位,就是中國古時候如何如何,說起文人對國家的民族的貢🐶🄚♰獻,就盡情丑化。中國古人的思想,哪怕有那么一🌨兩點贊成的,也要加上幾個定語,比如這表現了樸素的什么什么,那表現了原始的什么什么,好像自己多么高級。

    為什么會這樣?那個時代的文人們,掃蕩了晚清文人,自詡為新文人。新在哪里?拋棄中國的文化傳統,引入洋人的文化。他們特別善于砸碎一個舊世界,卻沒有表現出建設新世界文化🋔🙂的能力。他們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引入洋人知識,而不是建立中🄓☱🃐國自己的新文化。新文化運動,是以建砸碎舊文化和引入洋文化開始的,一直如此,始終如此,沒有建立起中國自己的新文化。

    宋朝文官出使,會遇到自己的粉絲,新時代的文人出使,以能見到偶像為榮。甚至即使見不到自己的偶像,能夠踏上偶像居住的土地,那也極其的榮耀。新時代的文人們,把中國古代的文化成果,幾乎全部加是樸素的、原始的、簡陋的之類定語,🊞不是因為他們高級,也不是因為他們厲害,是因為他們學到了洋人知識。洋人的文化自然是🊏🏗高級的、先進的、鍵全的,他們眼里中國文化,自然就只配那些定語。

    文人們的眼里,為什么中國會落后于洋人?一切都是祖宗不積德。宋朝開始崇文抑武,漢朝開始獨尊儒術,要是不這樣做,早去學洋人,這些文人出身🊨💶生活的年代,怎么會被洋人欺負呢,總也會是洋人中的一員哪。大漢威加天下時,四海之內,🊼🕦皆為臣妾。宋朝文化鼎盛時,萬里之內,盡皆宋風。對這些人來說都不重要,他們眼里最重要的,是怎么不早去學洋人。

    杜中宵初登第的時候,還想著用后世知識,做出政績入廟堂,為這個世界帶來開明的思想和先進的文化。官做得久了,書讀得多了,才知道,自己幸虧沒那個機會,不然好尷尬。多尷尬?就跟這個時候的宋軍對千年后的人民軍隊說,你們不行,讓我鐵血強宋的軍🍿🍲隊教教你。

    文化對內表現出來的是凝聚人心,讓百姓感到幸福⛧🜳🆐,讓政權有🊭📧🝐堅定的民心支持。對外表現的,則是外族心慕華風,🝮主動取漢名,用漢字,說漢語,讀漢人寫的書。這可不是靠詩詞歌賦來的,那只是文化的小節,是業余活動。真正吸引人的,是文化中的理論。

    文化思想為政治提供堅定的理論支持,🌟最強大的戰斗力就表現在政治上。前次京城演武,讓杜中宵覺得這個世界很荒誕⛓🚂🐧。不是因為勝負,而是京🍑🇛🙓城禁軍,大部分的指揮和行動都是按著錯誤的程序運行,好像套招一樣,被張岊撿了一場大勝。京城禁軍荒誕,如果文化是戰爭,前世豈不同樣荒誕?

    前世是槍桿子里出政權,人民軍隊是人民政權的根基,政治原則很分明。最基本的要求,就有一條政治過硬。但就是有軍人自豪地說“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這種思想哪里來的?文化人吹出來的。人民軍隊的口號就是“為人民服務”,根基當然🌄☌♥是人民,扯東扯西想表現什么?

    中國沒那么落后了,也要向外邊輸出文化了,輸出⛧🜳🆐什么呢?只能說一言難盡。真正對國外產生影響的文化輸出,杜中宵仔細想想,大概只有兩項是實打實的了。一是電影上夸張表現🆂🌯出來的,一個外國小伙見到了中國人,啪兩手一拍,擺個資勢,然后來一句:“中國功夫——”一定要帶著外國人口音。還有一個就是,中國軍隊的軍隊的軍容、軍禮、軍制等等附屬于軍隊的內⛣🜌容,是真地輸出。

    其他的文化輸出,就透著荒誕的味道。前世最常被人津津樂道的飲食文化,烹飪技藝,活生生在中國本土變成了“料理”,自己人都覺得要用日本名字才顯得上檔次,有文化,你輸出到哪里去?你說這道料理表現出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輸出中國飲食文化呢,🊲還是向人展示日本人會起名字呢?一二十年的時間,學校外面用的男人女人,男孩女孩,變成🅟了男生女生,誰都知道這是來自于港臺,然而這樣說好有氣質哦。學校里面,好好的同學,變成了學長學弟,學姐學妹,學灣灣,灣灣則是學的日本。曾經很正常的人工智能,各種智能化,突然就成了各種智慧了,還是學的港臺。這一切的發生,可是在經濟已經趕了上來,中國人有自信,文化人有底氣的時候。

    這些表象,展現了一個社會的文化底蘊。文化底🛑🛨🞹蘊怎么樣?說復興傳統文化,推崇三字經。不談思想內容,這是蒙學讀物,就是說當時文化人的傳統文化水平,還在蒙學階段,是半文化盲唄。出來推行傳統文化的文化人,自己都是半文盲,還說什么呢。除了推廣三字經,推廣傳統禮儀,找什么人呢?說相聲的,敲大鼓🞵😡的,來給你講講老禮兒,一定要帶個兒話音。不帶兒話音,體現不出幼兒園水平。

    傳統禮儀,講老禮兒?處處透著💔👦荒誕。這個年代有太🂈🌶常禮院,時常重定新禮,那些各種典籍,是讓你參照著來定新禮的,講老禮兒要他們干🗳☁☄什么。

    禮和樂是聯起來的,禮樂。禮是用來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體現時代風貌,自古以來都有。前世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就是那個時代的新禮。新社會,不用舊的典籍,脫😾離了古典時代了。樂,不是簡單的指音樂,或者說主要內容不是音樂。樂是正音,正音之后,來統一度量衡。度量衡中有一個單位,鐘,就是樂用來正音的。定了樂,就是定了度量衡。禮是確定人的正確行為的,與禮相對,樂是確認自然界的標尺的。什么叫作有文化?這樣定度量衡才是有文化。手肘定一個單位,腳長定一個單位,一個兩個馬屁股一個單位,你敢說是有文化?杜中宵建鐵監的時候,只是統一和標準化,沒有重新定義度量衡,因為他真地不會。按照上面說的隨便定單位,會讓這個時代的文化人當猴子一樣看的。以樂正音,來定度量衡,可以在文明不斷絕的情況下,后代一步一步重新追溯回去,哪怕用🇀的辦法非常原始,卻有效。

    文化是一個體系,表現在方方面面。民間文化是皮毛,政治、經濟、法律🝧🍤等等上層建筑,才是集大成者。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這樣一句違反軍隊政治原則的話,能被文化人吹噓,甚至能夠反過來影響到軍人,說明了時代文化的虛弱。人民政權的政治使命,寫在大門邊:“為人民服務”。政治、經濟和法律體系,應該是從這一句話生發開去,形成完整體系的。“為納稅人服務”,“要對納稅人負責”,這是與政治原則嚴重不相符的,卻被文化人當作口頭禪,影響到官員,你敢說時代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