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龍文學>奇幻小說>玄女經 > 第二十四章-今天的轉折
    第一百零四章、南美的中原

    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而言,🏙🚣南美洲其實是一塊地理位置不算太🜟好的地方。🜧🄣

    南美洲大部分的土地位于赤道帶內,北部三分之二的🆚🐋范圍都位于熱帶。而熱帶雨林地區又是人類開展經濟活動最困難的生態環境之一,僅次于🀱熱帶沙漠。只是清理熱帶雨林的土地,就需付出極為繁重的勞動。而在熱帶雨林地區建設維護公路和鐵路的成本,也比在溫帶地區的成本高得多熱帶的公路更加容易被瘋長的植物所淹沒,而鐵路和火車則更容易銹蝕。糟糕的氣候又讓施工隊更容易被瘟疫擊倒。

    即使在熱帶雨林地區有幾條可通航的河流,河岸也多為🊛泥濘沼澤,不易建設城鎮。而且,熱帶雨林的酸性土壤相當貧瘠,并且疾病肆虐,氣候過于潮濕,使得谷物難以生長。

    綜上所述,在熱帶雨林地區,既不適合發展農業,也不適合發展🜟工業,連礦井和交通的建設成本都極高。所以,在熱🏭🝕帶地區,絕大🅙🆾🕎多數人口都居住在海岸線上,而貌似植被茂密的內陸平原,反倒人煙稀少。

    以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為例,它的850萬平方公里國土之中,有三分之一是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盡管亞馬遜河具有非常優越的航運條件,不僅水量豐沛,河寬水深,主要河段上沒有任何險灘瀑布,終年不結冰,干流和各大支流之間可以直接通航,構成了一個龐大而便利的天然水上航運網。可惜這條河流♌🇁的沿岸地區氣候實在過于濕熱,盡管水運交通便利,礦產和木材資源也很豐富,但基礎建設的代價卻高昂到了讓人望而卻步的程度,就⛈像西伯利亞一樣不適宜人類生活。結果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這個絕佳的天然水運網絡依然基本處于閑置狀態,沒有像長江和密西西比河那樣成為一個文明社會的大動🄗脈。

    而在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南方。則是一片廣闊的熱帶稀樹草原,不僅同樣濕熱,而且土壤酸性很高,必須經過完全改造才能種植農作物。而且這里地處內陸,又沒有可以通⚭🔪🃘航的河😑🀬流,所以往這里運送任何補給或往外運送農產品的運費都極為高昂,巴西人一直折騰到二十一世紀。也沒能把這片土地開墾出來。

    因此,整個巴西只有最南部大約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傳統意義上的可耕地。只占巴西領土的7%。而更悲劇的是,就連這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地,大部分又深處于交通不便的內陸👢🊞。真正比較早就被開發出來的土地,只有巴西的東南部沿海,以圣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為核心的十五萬平方公里版圖而已,相當于四個臺灣島或小半個日本的面積跟俄國一樣,巴西也是看上去幅員遼闊🛫🟖🝍,真正的核心區卻小的可憐。

    而其他的熱帶拉美國家,也都有著類似的困境國土🝮看著不小。真正能住人的地方卻不多。

    除了海岸線的港口都市之外,熱帶南美洲的另一個人口稠密地區,則是安第斯山脈。這里地勢較高,故而相對涼爽干燥,雖然山地崎嶇,卻比低洼的雨林更加適合農業發展,于是成為了古代印加文明的搖籃。即使到了現代。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玻利維亞這些國家的主要城市群也并不位于沿海平原,反而建設在安第斯山脈之間,海拔最高🚙📰🞝可達二三千米的谷地和高原上,以此來避免熱帶濕熱氣候的困擾。

    可問題是,高山地區固然涼爽,但公路鐵路的建設成本也隨之飆升。崎嶇的山嶺嚴重限制了這些城市與外界的往來。也讓這些🚱🗈山區城市彼此之間的交通變得十分困難,增加了所有事情的成本。上述麻煩在自給自足的農業時代,還不算太嚴重,所以在群山之中誕生了傲視南美的印加帝國。但到了工業化時代,則變成了發😳🅡🈈展工商業的噩夢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大型的工業區,是能夠建設在地形崎嶇破碎的高山上的!

    因此,安第斯🕟🊻山脈就像是美洲的青藏高原。雖然巍峨險要,但卻無法建設起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

    既然如此,巴西是南美的俄國,安第斯山脈是南美的青藏高原,那么哪⛼里又是南美的“中原”呢?

    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到,在南美洲扮演這個角色的,乃是巴西南方的三個⛼國家巴拉圭、烏拉圭和阿根廷。它們瓜分了南美洲的“中原”:總面積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拉普拉🄡⚲🕔塔平原。

    其中,這片🊽🕯🍆土地的南部被稱為潘帕斯草原,北部則被稱為大查科平原。在現代,拉普拉塔平原大部分歸屬于阿根廷,還有一小部分由烏拉圭、巴拉圭和巴🟕西分享。

    與北面讓人望而卻步的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相比,拉普拉塔平原位于南亞熱帶和南溫帶,氣候與中國的長江黃河流域類似。它是這塊大陸上最肥沃的土地,平坦的天然大草原降低了建設成本,適中的降水量和溫帶氣候造就了富饒的農業區。夏季足夠干燥,傳統谷物能夠成熟,而冬季又足夠寒冷,限制了疫病的影響。但拉普拉🟊塔平原的真正優勢,還是在于該地區的河道結構巴拉那河、烏拉圭河、巴拉圭河匯入拉普拉塔河,形成巨大的河口,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蒙得維的亞(烏拉圭首都)之間注入大西洋,無論是干流還🁻🋂是支流,大部分河段都可通航,從而形成了一個不遜于亞馬遜河的天然水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