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斷線
登高結束,眾人都是盡興而歸。林武帶同眾人返家,陳氏早已經和眾丫鬟仆役準備好了各色吃食,林南覷了個空子把山頂上摘的茱萸給母親插在鬢邊上,把陳氏哄得心⚖👖花🝋🉢怒放,連忙吩咐下人⛶將準備好的紙鳶給少爺拿出來。
重💨🔕陽習俗,放紙鳶🜠🃧🚉也是其中一個。紙鳶也叫紙鷂子,用青竹篾子搭成骨架,做成鳥型魚型之類,外面糊上📍🙧🌲彩紙,再根據輪廓勾畫出外形羽飾,有的人家還在鳥頭和鳥尾處插上翎羽和墜子。
放紙鳶可不是孩子的專利,在這個時代,尤其是重陽節前后,這是一項大眾化的運動,青少男子,老幼婦孺,盡皆可以在家中院墻里或是昌寧郊外的開闊🀛♋地上放紙鳶為樂。
此時林武剛和楊宣、沈修在山頂喝了菊花酒,興致頗高,加上心里也想借著這個⚳🕢節日的喜慶勁兒和兒子好好熟絡熟絡,因此待那裝飾得花花綠綠的紙鳶☙⛛一拿出來,林武便自告奮勇地要和兩個兒子一同出去放玩。惹得陳氏也🆦👴🍈起了興致,帶了大丫鬟云兒便想跟著去。正在這個時候,門房的小廝跑進來報,同知李彬和幾位同僚正在門口候著,出言相邀知府大人去瀟湘苑賞菊……
一聽此言,眾人的興致頓時降了一層,林武扭頭看了看陳氏,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將手中的紙鳶交給旁邊的下人。陳氏理解地一笑:“老爺,這等風雅之事豈不正好?早就聽說瀟湘🃉🕽苑的菊花是昌寧城中一👆🆪絕,可惜卻一直沒顧上去賞。”
林武一笑:“既是夫人有此心,待今日我與同僚賞過之后,必將其中佳處仔細問知,來日與夫人同🏊😕賞之時,也好親為夫人解說一二。”兩人相視一笑,林武忙別了眾人,出府與同僚相聚去了。
剩下的人中,楊宣人已見老,又起了個大早爬了半天山,已是疲累得很了;沈修一方面是疲累,一方面則是林武不在,也不好和女眷獨🌪🁵處,因此便和楊宣一起回到偏院歇了。于是陳氏便帶同丘氏和下面的眾丫鬟仆子一起,套上馬車,出了西城門,在西郊選了一塊開闊平坦的地界兒,開始放開了紙鳶。
有💨🔕林南和林跖兩位小少爺在,注定了其余的人都是陪襯,連主母陳氏和丘姨娘都是為了孩子才😤🃔出來的,旁人又豈敢喧賓奪主?而兩位少爺之中林跖又偏小,所以這放紙鳶的主力便非林南莫屬了。
林💨🔕南自從京城認親,歸家昌寧之后,一直過得比較舒坦。由于小的時候經歷過一番苦楚,所以這些府院之樂、長輩手足之親都能分外地引起他心頭的感悟。這才是生活,這段日子一來,林南才終于體會到了“家”的感覺。初時相見的陌生、防范,到了眼前這刻終于全都放下了。🔚手中拽著線軸,拖著紙鳶在開闊地上猛跑的林南,至此才終于融入了林家這個大家庭里……
艷陽高照,時有微風,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林南在前面跑著,弟弟💍林跖個子雖小,卻也在身后磕磕絆絆地跟著猛跑,臉上紅撲撲地,顯得很興奮。兩人旁邊都各自跟著一名健仆,不時指點著放紙鳶的技法,同時也注意兩位少爺別摔著碰著。
林南拖著風箏一邊跑,手中一邊緩慢地松著線,陳氏和丘氏連同丫鬟們則在旁邊不住地叫嚷著,給兩個孩子鼓勁兒。前兩次由于技🅑🅴法不熟,林南不是跑得太猛導致紙鳶東🝋🉢搖西晃吃不住風,便是奔跑的過程中忘記了松線。
前番兩次的失敗,讓眾人不由得都起了好勝之心,第三次試放剛剛開始,眾女眷的吶喊聲已經起了,林南也有些不服輸,拖著花花綠綠的紙鳶慢慢跑了起來,也是湊巧,恰好風從正面吹來,紙鳶忽地離地而起,林南見狀連忙松了一截線,接著增速跑起來,同時一放一收,張弛之間放出的線越來越長。眼看著此次的情形比前兩次要好得太多,女眷們不由得都激動起來,🞿🙷待那紙鳶搖搖晃晃終于升上十幾丈的空中之時,眾女眷已經全然不顧儀態地齊聲歡呼起來。
在旁邊健仆🗵☙的幫助和指點下,林南那紙鳶越飛越穩,放出的線也越來越長,但林南似乎仍嫌不😤🃔夠,一直在松著🗔🛕線軸,于是紙鳶也就越飛越高,碧藍的天空中,紙鳶迎風飄動,直似要飛上九霄一般。
陳氏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兒子,眼中滿是贊嘆和慈祥,母親看🀵🁇🃪兒子哪能見到壞處?林南不過是成功放飛了一只紙鳶,在陳氏的腦海里就覺得兒子干了件大事一般。丘氏見了不由得心中有些不爽快,但卻不敢表露出來。陳氏也在一邊拉了林跖在身邊,拿出帕子來給他擦汗。
此時下面的丫鬟和仆從見小少爺放得穩當,便也起了嬉鬧之心,隨行帶來的紙鳶紛紛拿了出來,幾人一組,挨個放飛。此時西郊空地上,除了林府眾人之🀛♋外,還有其他人也在放紙鳶,如同早晨的登高一樣,此時西郊外也是異常熱鬧。各色的紙鳶在天空中爭奇斗艷,或高或低,或紅或綠,端的是姹紫嫣紅,五彩繽紛。